首页 江苏要闻 融媒产品 图片 访谈 直播 信息动态 推广
新华网 > > 正文

盐城黄海湿地书写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2022年01月14日 09:24:39 来源: 参考消息

  原标题:盐城黄海湿地案例启迪世界

记者 邱冰清 陆华东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生境消失、退化的威胁。为造福人类、改善生物多样性,急需加快行动步伐才能扭转滨海湿地的当前态势。  

  近日,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召开。(受访者供图)

  近日,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召开。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300余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随着人类沿海开发活动强度增加和气候变化,滨海地区生态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挑战,需全人类携手应对。盐城黄海湿地,这块地处经济发达地带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通过有效平衡滨海湿地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正在书写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鸟儿用翅膀“投票”

  10只,这是近几年在盐城条子泥发现的最大火烈鸟群体;

  2020年1150只,2021年1164只,条子泥小青脚鹬数量已连续两年突破学界“全球不足1000只”的预估;

  全球超过50%的勺嘴鹬都会来到条子泥觅食、换羽;

  100多只天鹅在湖面上嬉戏觅食,这是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观察到天鹅来此越冬种群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里是江苏盐城黄海湿地,位于黄海生态区南侧,是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海岸型湿地,也是黄海生态区内面积最大的连续分布泥质潮间带湿地。这里包含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等。

  “黄海的位置非常重要,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的中间地带,200多种近5000万只水鸟在这个地区迁徙。有些在这里过冬,有些是在飞往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前在此停留。”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说。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严重、同时也是拥有最多濒危鸟类物种甚至是极度濒危物种的路线。而盐城黄海湿地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处,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潮间带滩涂、沼泽和浅水为很多鱼类、甲壳类物种提供产卵和育苗栖息地,这些正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食物。这里既可以作为鸟类的繁殖地,也可作为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大量鸟类聚集、依赖于此,它们在这里换羽、越冬、觅食、繁衍。

  盐城黄海湿地的四季因为鸟类热闹非凡。一群丹顶鹤编队掠过,嘹亮高亢的鸣唱,在广袤的湿地回荡。与丹顶鹤结伴前来的,有灰鹤、白鹭等水鸟,时而身姿秀美掠过芦苇荡,时而在水中上演捉鱼大戏。勺嘴鹬在滩涂上快速摇晃着小脑袋,用自己勺子状的嘴巴来回扫食鱼虾。

  “勺嘴鹬全球个体数量大约是360到600只。珍稀鸟类更会用‘翅膀投票’,要求高着呢。这几年,条子泥鱼虾贝类越来越丰富、环境也不断变好,我们镜头里的小家伙们才越来越多。”生态摄影师李东明说。

  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鸟类“辨”环境、“识”产业,迁徙地空气、土壤、水质、产业布局等因素,直接影响其驻足时间长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对湿地严格保护,盐城同样经历了较长的探索期。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盗捕鸟类尤其是丹顶鹤的行为较为猖獗,引发地方政府关注,下决心设立保护区。起初,当地人也不理解——人重要还是鸟重要?一些干部也认为保护区面积太大,影响发展。面对质疑,盐城坚持将沿海湿地“留白”,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因为他们相信生态是盐城最大的资源和优势。

  盐城海岸线绵延582公里,占江苏海岸线长度约六成。“海岸线便是黄金线”,在不少地方,临海优势往往被转化为发展重化工产业的优势,但盐城将海岸线当成了“生命线”。以条子泥所在的东台为例,当地于2005年通过《关于同意<严禁化工等污染项目进入沿海地区议案>的决议》,十几年来,沿海未上马任何化工项目。同时,为保护勺嘴鹬栖息地,下决心停止围垦条子泥区域的近百万亩沿海滩涂,并停止在鸟类迁徙路上建立风机。

  为更好保护滨海湿地,盐城于2016年12月正式牵头启动申遗工作。由于其地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区域,申遗工作启动后,国际社会对盐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极为关注。

  “将大面积滨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体现了盐城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积极承担全球生态环保责任。”2018年来盐城实地考察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蒂尔曼·耶格表示。

  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的空白。“这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可以让世界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到的,以及我们该怎么做。”国际鸟盟首席执行官帕特丽夏·祖立塔说。

  申遗成功后,盐城进一步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在涨潮时给水鸟提供栖息觅食的场所,当地财政每年花近60万元向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租下720亩鱼塘,进行生态修复,作为鸻鹬类鸟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新增22种,达410种,2020年秋季候鸟迁徙时单日观察到超6万只候鸟。

  2021年,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盐城的“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9个“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之一。

  “为鸟让路”的同时,盐城也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除了给予生态补偿金,鼓励农民种植保护区内动物爱吃的作物,当地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反哺当地居民及湿地保护。

  各国携手保护滨海带

  随着城乡扩张、土地开发、环境污染、水文变化、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生境消失、退化的威胁。

  在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咨询会上,来自十几家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讨论并提出《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推动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开展全球滨海保护的国际机制与平台。“从目前形势来看,留给我们采取行动保护滨海生态系统的时间不多,为造福人类、改善生物多样性,急需加快行动步伐才能扭转滨海湿地的当前态势。”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表示。

  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和挑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理查德·富勒认为,需要全球研究人员、实践者、政策制定者等通力合作。他建议,进行更加全面和综合性的滨海湿地管理,可以探索一些创新的滨海湿地保护措施,如在滨海地区发展更多生态旅游项目,在更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更好发展。

  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诸多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表示,近年来,中国引入生态系统红线概念,加强对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证明中国的承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愿成为中国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是共同的责任。中国愿意与全球滨海国家与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经验,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感谢中国对加强国际合作、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和支持,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将有助于加强合作,取得实效。”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生态部副部长谢尔盖·阿诺普连科表示。

  “全世界的滨海、海洋相互连接,因此国际社会为保护滨海带的生态环境进行相互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这期间中韩两国为保护滨海带始终通力合作。”韩国驻华大使张夏成表示。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践行者,2017年起,盐城连续四年举办以黄(渤)海滨海湿地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搭建起全球滨海湿地和候鸟保护领域的国际平台。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02112826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