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十佳案例”和15个“优秀案例”名单,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报送的2个案例分别入选。此前,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征集评选了一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专题介绍相关案例。

  近日,盐城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实施“五位一体”融入式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案例,成功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该案例通过整合政产学研力量,创新构建“公益体检+专题培训+专家支持+分析研究+对接交流”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链条、嵌入式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同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专利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系统能力。截至目前,已服务企业300多家,布局高价值专利1500多件,推动专利转化运用2000多项,形成了具有区域示范意义的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

  搭建协同平台,五维服务精准融入企业发展过程

  2023年10月,盐城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牵头成立盐城市中小微企业服务联盟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简称“知委会”)。知委会整合省内外30余家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170多位知识产权、法律、科技、产业等领域专家,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探索构建全过程、深融式的服务体系。

  服务模式紧贴企业实际,创新推出“公益体检+专题培训+专家支持+分析研究+对接交流”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深入实施“知产诊所”“双研发团队”“先试用后付费”等机制,实现从问题诊断、知识赋能到资源配置的闭环支撑。

  以产业为导向,精准组建专家服务团队。聚焦盐城“5+2”战略性新兴产业,知委会吸纳高校教授、资深律师、龙头企业技术专家及资深专利代理人,构建多元、专业的服务矩阵,为企业提供导航分析、专利布局、维权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以调研为基础,全面摸清企业知识产权“家底”。通过“双走进”“百站千企”系列活动,联合科技、工信、法院等多部门实地走访调研260多家中小微企业,准确捕捉企业在专利创造、管理、保护与运用等方面的难点、堵点,制订针对性服务计划。

  以诊所为抓手,开展“一企一策”公益体检服务。设立“知产诊所”,组织问诊专家“驻企开单”,围绕专利申请策略、风险防控、运营模式等方面出具个性化“体检报告”。首批82家企业完成体检并获得现场辅导,为后续提升提供专业指引。

  以问题为牵引,开展专题化、实战型培训。针对企业反馈的专利纠纷、涉外保护、价值培育等共性问题,开展22场专题培训,覆盖200多家企业、培训2000余人次,并联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推荐骨干人才参加国家级培训。

  以协同为核心,推进“双研发”融合与专利转化。通过组建由企业研发骨干与专利专家构成的“双研发”团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业专利导航与专利群构建。同时,创新“先试用后付费”机制,筛选高校、龙头企业1500余件可转化专利,精准推送至32条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成果落地转化。

  赋能提质增效,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系统跃升

  盐城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以“专业服务+机制创新”为核心,为中小微企业打造系统化知识产权成长方案,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夯实专利创造基础,提升技术布局质量。通过专家驻企问诊、培训引导与“诊后跟踪”,帮助企业系统梳理创新点、规划专利路径。目前,累计形成10余组关键产业链专利群,培育高价值专利1500多件,为企业筑牢核心技术护城河。

  拓宽转化运用通道,释放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试点“先试用后付费”“里程碑式付费”等转化模式,促进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间高效对接。截至目前,专利许可达成1465次,转让554件,质押融资8500万元,专利保险覆盖80余项,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变现通路”。

  强化维权风险防控,提升企业保护能力。通过“体检报告”识别潜在风险,结合市法院、仲裁委等资源,协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150余起,有效减少企业损失,提升企业维权信心和手段。

  推动管理标准落地,构建长效治理体系。引导企业落实知识产权贯标,深化政策宣讲和资源配置,累计培育国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余家,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聚焦创新实践,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覆盖

  盐城市在服务体系设计、服务机制创新和公共资源整合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为全国范围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供了有益示范。

  以融合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形成服务闭环链条。“五位一体”服务模式打破部门壁垒与服务孤岛,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从咨询到落地全链条覆盖,提升了服务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持续性。

  以企业为中心构建“知产诊所”,推动服务前移关口前置。通过组织专家团入企“问诊把脉”,将传统“坐诊式”服务转为“巡诊式”主动服务,增强了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

  以“双研发”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让服务机构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建技术攻关与专利挖掘小组,将知识产权嵌入研发全过程,真正实现从“技术创新”向“专利护航”的系统转化。

  以转化机制改革提升专利活跃度,实现价值最大化。“先试用后付费”“分阶段支付”等机制有效降低中小企业专利运用门槛,推动专利技术从“墙上挂”到“市场跑”,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成果转化积极性。

  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知识产权服务的主战场。盐城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以融合式服务理念为引领,以机制创新和专业支撑为路径,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张本甫 杨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