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专业特色,聚焦学生成长需求,以辅导员队伍为关键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体系创新、实践融合三大抓手,将“五育”理念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模式,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以德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家国情怀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构建了“思政引领+专业特色+实践浸润”的德育体系,将德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育人品牌。
党建引领,强化思想导航。学院辅导员团队联合党委打造“思政+”育人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专业教育。通过“食光思政大讲堂”“红色粮食故事分享”等品牌活动,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通过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支部逐步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多次获得省级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的认可。此外,学院辅导员团队还将“思政+”育人模式拓展至线上平台,开设“云端红色课堂”,通过直播形式邀请党史专家、行业先锋开展专题讲座,累计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
文化浸润,传承红色基因。依托南京“红色文化名城”资源,辅导员设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路线,组织学生开展“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系列活动。通过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金陵兵工厂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结合食品专业特色策划“一粒米中的抗战史”“战地炊事班精神探源”等主题研学,以沉浸式体验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学院实践团队深入苏北革命老区调研红色饮食文化,形成的研究报告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实践成果在省级评选中获得肯定。
榜样带动,涵育道德品格。学院实施“食代先锋”培育计划,辅导员通过挖掘学生身边典型,组建“先锋宣讲团”,以真实故事传递精神力量。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陈泽军同学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身成长经历创作微视频,展现从困境中奋起的奋斗历程,激励更多学生坚定信念、追求卓越。学院持续开展“最美食品人”评选活动,注重表彰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氛围。
以智启真:深化专业育人融合,锻造创新本领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院辅导员团队打破传统思政工作边界,搭建“专业教育+双创实践+生涯规划”三维智育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食品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
课程思政全覆盖,激发学术志趣。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在《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课程中融入“科技报国”“工匠精神”案例。例如,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通过分析行业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强化职业伦理意识。辅导员联合企业导师开发“食品行业伦理”系列微课,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如三聚氰胺事件、功能性食品研发等案例,强化学生职业责任感。
双创教育全链条,培育科研能力。辅导员牵头成立“食创空间”工作室,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构建“导师库—项目池—竞赛链”培育体系,学生可在线模拟食品生产线优化设计,为学生提供从创意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支持。近年来,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部分项目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展现出较强的科研潜力。学生研发的“智能感官仿生食品检测仪”项目通过与行业机构合作,探索技术落地的可行路径。
生涯导航全过程,服务国家需求。针对食品行业"就业面广但聚焦不足"的特点,学院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20家头部企业签订“实习-就业直通车”协议,每年定向输送50名实习生。辅导员编制《食品人才职业发展图谱》,开展“名企体验日”“校友导师计划”等活动,帮助学生明晰职业方向。
体美劳协同: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促进全面发展
学院创新构建“健康计划+美育工坊+劳动教育”协同机制,将体美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打造“沉浸式”成长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体质提升工程:从“要我锻炼”到“我要健康”。辅导员设计“食品人健康计划”,联合体育学院开设“膳食搭配与运动效能”系列讲座,结合专业特色开发“运动营养学”选修课程。通过多样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管理,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逐年提升,校园内逐渐形成自主锻炼的良好风尚。
美育浸润行动:让专业与艺术共鸣。 成立“食尚美育工作室”,辅导员邀请学校艺术学院教师开设“食品包装设计”“饮食文化美学”工作坊,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学生创作的“二十四节气食疗插画”“长三角传统美食数字藏品”等作品在校园文化节中展出,部分作品被文博机构收藏,展现了专业与美育结合的创新成果。
劳动教育体系:从实验室到乡村振兴一线。 构建“专业劳动+服务劳动+生产劳动”教育链,通过实验室精益管理、社区科普服务、农业生产实践等多元场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组织"食品安全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年均40场;与农业企业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学生参与从育种到销售的全流程实践,深化对产业链的理解。学院劳动教育模式在省级评选中获得认可,相关经验被媒体报道推广。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扎实推进辅导员“五育并举”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育人模式。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先进典型。学院党委书记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五育融合”机制,计划引入“五育积分制”,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领域的表现量化,与评优评先挂钩;同时开发“五育智慧平台”,整合资源预约、成果展示、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育人过程数字化管理。推动校企协同育人走向纵深,为培养更多“懂食品、爱农业、能创新、甘奉献”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此外,学院还拟与海外高校合作开展“全球食品伦理”比较研究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凸显“五育并举”的实践深度与时代价值。(周文姝 仲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