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安曲塘镇4年来调解各类矛盾900余件,成功率99%——
创新基层治理 打造别样“枫景”
上周,在海安市曲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调解室内,记者目睹了镇专职调解员、镇农业农村工作条线相关的工作人员、村民调主任以及派出所民警等多方人员共同调处一起土地侵权纠纷案件的情景。
近年来,曲塘镇经历了工业快速发展、城镇建设加速、人口迅速增长的“三快”现象。这“三快”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让镇域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陷入“三难三慢”困境,即矛盾预警困难、应急响应迟缓;力量整合困难、诉求分流缓慢;溯源解纷困难、彻底化解缓慢。
2021年,曲塘镇率先建立了“大数据+精细化+智能化”的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数字赋能、“指尖上”解纷提速、“专业化”支撑保障,应对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的突发性、综合性、反复性难题。4年来,该中心接待了3000多人次的来访群众,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促使辖区民商事案件立案数逐年下降。
曲塘镇连续六年荣获南通市平安法治示范乡镇称号。今年11月中旬,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年度征集揭晓,曲塘镇申报的《“数智化+协同式”:数字赋能矛盾化解的小城镇路径》脱颖而出,入选全国100个优秀案例,成为南通市唯一入选的乡镇。
研判分析,专班式处理
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核心在于预测和分析矛盾高发的场景、周期和群体。
曲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整合基层政法力量的同时,创新实行了调解专班工作法,组建“1+2+3+N”矛盾纠纷调解专班。“1”即1名镇级专职调解员,“2”即2名相关领域、行业的工作者,“3”即所涉村民调主任、村级专职调解员和网格员,“N”即若干名矛盾纠纷知情人、当事人近亲属、德高望重的村民等。遇到调解难度较大的矛盾纠纷,调解专班能迅速组建并深入一线包联调处。
4月29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许某在一家电子科技企业上班时感到头痛,向车间主管借了一辆电动车购买药品后返回宿舍休息。晚上8点30分左右,同事发现后拨打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发现许某已不幸身亡。
曲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迅速派遣人员前往企业了解情况,同时召集司法行政、安全生产、人社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研判,依据法律对双方责任进行划分,初步确定死者在公司内死亡,可视为工伤,但死者因未正确就医,也需承担一定责任的调解方向。后指派镇级专职调解员陈进前往协助调解,依据研判方向和初定调解方案,经过三轮调解,最终达成公司和许某各承担一半责任的协议。考虑到许某有两个未成年孩子需要抚养,陈进在协商下,公司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额外增加了赔偿金额。
面对各种复杂疑难问题,曲塘镇坚持“预测在前、预防在小、调解在早”的工作理念,实施“日报告、周研判、月总结”机制,实现从预测到预防的精准协调,从调解到化解的深入跟踪。在理论与经验相互指导的过程中,形成了物业管理、企业生产、婚姻家庭、邻里界址等一整套综合调处工具包。
“据网格员反映,郭楼村有两户人家发生了界址纠纷。我计划这两天下村去,将这一矛盾就地解决。”陈进边整理文件夹边说,文件夹里是今年的调处协议书,共计98件。
借助平台,智能化赋能
曲塘镇全面升级智慧治理驾驶舱,实现了人力与智能化软件、组织与智慧化系统、管理与数字化赋能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法庭、公安、调解中心、信访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协调衔接的工作体系。
在曲塘镇大数据平台上,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信息汇聚和数据分析。“我们通过与派出所合署办公,与民政、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联网,实现了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例如,人社资讯提示的用工风险预警、12345反馈后积累的社区内部婚姻家庭矛盾预警等,都能实时共享给矛盾纠纷排查备忘清单。”曲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万荣介绍,平台将原来分散的各类调解端口汇聚起来,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移送、统一化解,实现了从被动“末端堵漏洞”向主动“管控进行时”的转变。
“您好,请问是木易吗?这里是曲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我们对您前期在12345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满意度进行回访。”“处理非常及时,我非常满意。”10月4日,一位网名为木易的市民反映曲塘香溢花城南门有车辆随意停放于消防通道及两侧绿化带,导致出行受阻且草坪损害严重。接到诉求后,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网格督查员李冰心迅速前往现场查看,并与交警、物业沟通,恢复了绿化带路桩,规范了停车行为。
曲塘镇依托镇域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全过程自动化流转、部门联动和智能分析。自年初以来,平台共受理工单2971起,按时办结率达到92.56%。
联动协作,精细化治理
月初,曲塘镇举办了人民调解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吸引了200余名各村居民调主任、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网格员、驻村辅警等参加。
学习“枫桥经验”,面对精细化治理的更高要求,该镇分片区探索实行相应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在企业集聚的双楼片区,刘圩村探索党建融合、村企共建共享的模式,全力构建党建网格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
12月6日一大早,刘圩村33组的村民组长吴玉富前往村委会找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星明,商讨关于村内企业海安德凯模塑有限公司1.9亩退红空间的租金事宜。
所谓的退红空间,指的是退让道路红线空间,即住宅、商业、工业地块红线以内、围墙(或建筑边线)以外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失,长期存在诸多民事纠纷、行政执法问题。
在德凯模塑围墙外围,长130米,宽5米的退红空间内,停车场修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出资建停车场,既方便了员工停车,又减少了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德凯模塑管理部部长程敬军说。
“在去年下半年征地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退红空间可能存在的问题,村党委通过与企业、村民协商,由企业出资将这部分空间修缮作为生态停车场,并支付租金给村里,村里再将租金分配给受影响的农户。”卢星明说,这样既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又盘活了闲置土地。
针对精细化治理场景需求,曲塘镇多次召集镇级部门联动会议,打破部门壁垒,固化沟通成果,形成了常态化矛盾纠纷化解的跨村、跨部门协作链条。(赵勇进 顾爱东 张正宇 余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