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武进区,一条19.83千米的“玉带”——永安河,从城区中部自北向南飘然而过。

  近年来,武进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依照“还河于民、还景于民”的景观设计理念,将永安河打造成“才貌双全”的生态绿廊。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治理成效,前不久,这条骨干河道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是江苏省唯一入选案例。

  狠抓源头治理,用心守护水环境

  “控源截污是黑臭水体整治的一项关键性、基础性工作,也是水系治理的核心所在。过去,永安河水质不佳,为此我们在2016年实施了永安河拓浚整治工程。”武进区水利局总工程师何晓萍介绍,整治过程中,坚持源头治理,同步开展沿岸工业点源治理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新建雨污管网143千米,逐步提升河道水质。

  在确保通航、防洪排涝的基础上,武进区水利局还依据原有水体肌理设置生态护岸,提高河道水体交换能力,全线种植挺水、沉水、浮叶植物超3.5万平方米,沿线植被覆盖面积高达88万平方米,打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廊道。“河道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以上。”何晓萍说。

  强化党建引领,筑梦红色永安河

  依托永安河现有基础设施,武进区将红色元素与水利民生情怀相融合,在永安河南田幼儿园景观节点打造了水利党建生态园。65000平方米的园区绿树成荫、彩道蜿蜒,党史文化长廊、党建主题雕塑等红色元素巧妙穿插,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不仅为周边群众带来“春可赏花、夏可乘凉、秋可赏叶、冬可踏雪”的水景花园,也为广泛开展红色教育、节水爱水宣传活动提供了亲水阵地。

  58岁的陈新春是附近南田家园的住户,每天都来河边散步。他说:“河道整治好了,环境好,空气清新,闲着没事就愿意来这溜达,幸福感满满!”

  健全工作机制,织牢治水责任网

  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起步早、机制新、部门协同度高,社会参与面广。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永安河两岸涌现出企业河长、群众河长、“河小青”青年河长等一批群众性治水队伍。各级河长、河道专管员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定期开展巡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涉河问题,确保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利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管护体系。永安河沿线设有16个在线监控设备,河道内集浮萍自动打捞、高压冲洗等功能于一体的管护船能将水上污染物尽数“收入囊中”,加上无人机全线巡飞,实现河湖监管智慧化、精准化。

  武进区还成立永安河工程指挥部,以水利部门为主导,相关单位及属地就方案调整、矛盾协调等重大事件携手推进,共护碧水安澜。(郑雨露 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