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氢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作为中国氢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前列的城市,南京拥有良好的氢能发展基础,氢能产业也被纳入南京“4266”产业体系。南京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聚焦氢能“制、储、用”环节,不断深化“政策找人”服务,助力企业“氢”装上阵。
目前,制氢主要有三大路径:化石燃料制氢(灰氢)、工业副制氢(蓝氢)和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在全球降碳的大背景下,绿氢行业站上了新风口。
位于南京的海德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首创了方形插片式带压电解槽技术,该技术具有“可拓展、易维护、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以每小时节省200度电计算,一台1000Nm³/h的设备,每月可节省几十万元的电费,极大地提升了绿氢生产的经济效益。
“2023年我们享受了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千万元,节省大量现金流,让我们研发创新的底气更足了!”海德氢能德相关财务人员表示,氢能产业链正在高速发展,亟需企业创新技术的加持,税惠政策的直达快享让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降本增效,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税”动能。
氢气储运是连接氢气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关键桥梁,低成本高效的氢气储运技术是实现氢气大规模应用的必要保障。2024年4月,航天晨光化工机械分公司“高参数化液氢储运装备项目”成功入选我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为服务该项目顺利落地,南京市溧水区税务局根据企业经营实际特点,量身制定税收优惠适用手册,针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具体享受要求和申请流程进行细致辅导。“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税务部门始终温暖陪伴,近几年我们共享受到3300余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让我们在氢能产业新赛道上弯道超车的底子更厚,底气更足。”企业负责人毛长钧介绍道。
实现氢能应用的关键装置就是氢燃料电池,当前南京正积极建设氢能运用示范区,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营,加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力度。
“这是纳米多孔碳粉,把碳粉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很多孔道。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可以给新能源(氢能、锂电、钠电等)带来更多可能性,大幅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走进南京动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车间,20多位研发工程师和工人们正忙着赶订单交货。
“当前正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期,氢能作为清洁无碳的二次能源,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我们坚持在氢能产业的细分赛道做优做精,希望可以为江苏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企业负责人力小安介绍,“别看这碳粉细小,我们在创新研发过程中着实费了不少脑筋,好在有实实在在的税费红利这一‘催化剂’,2023年,我们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250万元,为我们在研发的道路上解决了不小的资金问题。”
为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税务服务团队通过电子税务局、可视答疑、纳税人学堂、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辅导,确保各类税费政策“落实落稳”。
围绕南京产业强市行动计划,南京税务部门将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聚焦氢能重大项目和氢能源应用环节企业涉税实际,为南京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宁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