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东台市安丰镇人大认真贯彻落实《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乡村振兴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东台市人大部署安排,持续深化“235”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据悉2023年,安丰镇继续入选全国千强镇,获评全国智慧养老应用示范镇、省“味稻小镇”、盐城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安丰镇人大把党建引领放在人大乡村振兴监督工作首位,按照市人大工作部署成立人大代表小组功能型党支部,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党支部书记,按区域、产业成立6个党小组常态化开展活动。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红安村党总支书记杨德安创建强战斗堡垒、带产业兴旺、带生态宜居、带乡风文明、带治理有效、带生活富裕“一强五带”工作法,把该村从过去一个产业不强、农业无特色、治理无章法的偏远乡村,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国家森林乡村。九桥村蔬菜产业塑特色、羊肉产业创品牌,镇人大代表、党总支书记杨安平积极探索“九桥连心”党建工作法,通过塑品牌、建阵地、强队伍、创效益,促进乡村振兴十大项目快速推进,发展势头迅猛,得到盐城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完善工作机制,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安丰镇人大全面落实两项制度,每年年中人代会听取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综合报告,着力创新审议方式,采取代表点题、政府答题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审议;每年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1-2次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活动,镇人代会票决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从编排到推进实施再到项目竣工,人大全过程参与,助力建成民心工程、安全工程、幸福工程。建立乡村振兴基层监督联系点,全镇在红安村作为东台市级乡村振兴基层监督联系点的基础上,增设同明村为堤西片乡村振兴基层监督联系点;建立“1+1+1”工作联系机制,实行1名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1个村居,1个产业链代表小组,积极探索产业提升、品牌推广、产品营销、服务保障等新路径,精心打造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聚焦精准监督,展现乡村振兴“新担当”。安丰镇人大围绕规划政策执行、法治保障供给、民生民情民意、平台载体建设、能力质效提升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开展闭环式精准监督,针对每季度乡村振兴工作会办会集中梳理出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镇人大充分发挥作为盐城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及1个人大代表之家、24个代表联络站点的作用,广泛倾听民声、体现民意,开展闭环监督,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围绕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把监督贯穿于立项、招投标、实施的全过程,每月公布实施进度,每季度在主席团会议汇报实施情况,年中在人代会上向全体代表报告,真正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聚焦建议及意见办理,开展“销号式”精准监督,2023年该镇人大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到的16条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及意见,采取逐件交办、逐件销号的精准监督,确保每一条建议及意见均得到及时办理。
突出履职提升,争当乡村振兴“主力军”。安丰镇人大紧紧围绕全镇“三镇”融合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和“聚焦发展高质量、勇当五个排头兵”实践活动,引导人大代表主动投身乡村振兴,以乡风文明激活内生动力,以“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以农民代表发挥乡村“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当好群众致富“领航员”。打造人大代表带动产业发展示范区,去年新增人大代表领办的家庭农场和经济合作社9家,丰西村镇人大代表吉兴根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基地+农户”的模式,邀请产业“大户”开设技术培训课、“田间课堂”,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头雁效应”。东台市人大代表、江苏澄擎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存是安丰土生土长的女企业家,2022年“凤还巢”,投资5亿元创办光伏新能源公司,预计今年销售突破10亿元,绿色赛道勇建新功。 (赵信珠 施卫军 韦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