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如洗,湿地碧波荡漾,鸟鸣声声入耳,野鸭水中嬉戏……最近,行走在徐霞客镇永仓港—璜塘河湾区可以看到,原先散乱分布的鱼塘、蟹池和田块被改造一新,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景观绿化建设等工程措施,这里建成了近3000亩的连片湿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绿色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家住附近的李辉一有空就去水边步道散步观景。看到“家门口”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他连连称赞:“一出门就像进了公园,我的心情特别好。”

  初春时节,处处生机萌发。行走在广袤的暨阳大地上,无论山间田野,还是城镇社区,一道道绿色风景线随处可见,为江阴增添了无限的生态魅力。2023年,江阴以森林资源“三保、三增、三防”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防护林建设,坚持抢救性“复绿”、大规模“增绿”两手齐抓,深挖潜力、见缝插绿、宜栽尽栽,积极推进沿江绿化造林。全市共计完成绿化造林5612亩,其中新增造林1208.1亩,低质林低效林改造2333.4亩,封山育林2070.75亩,四旁植树25.5万株。

  添新绿的同时,江阴也坚持护好绿。一方面持续厚植生态基底,不断加强江滩及通江河流等重要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27.8%;另一方面,深入实施林长制省级试点,推进行政管理和行业监管“双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全市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5%左右。“2024年,我们将继续深挖潜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计划完成造林绿化4800亩、森林抚育5000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陆勇表示。

  PM2.5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在全省排名持续提升、1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继续保持100%、古树名木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批省级绿美村庄成功创建、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愈加浓厚……江阴人正用饱蘸青绿的生态之笔,给这座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披上新的绿装。(赵慧敏 朱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