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文化强市“好戏连台”
原标题:做强“软实力” 做活“新业态” 做精“文化餐”
宿迁文化强市“好戏连台”
9月7日,在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龙运城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进行扫尾作业。作为宿迁倾力打造的运河文化带地标性文旅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皂河龙运城预计月底即可投用运营。宿迁市委书记王昊表示,将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引建,深化文旅融合,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化人,让城市更具文化气息。
做强“软实力”,文化服务体系更完善
8月27日晚,大型现代淮海戏《刑场上的党课》在江苏大剧院精彩上演,当天还有65.4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线上感受宿迁地方戏的魅力。作为“喜迎二十大江苏省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展演”剧目之一,这部由泗阳县地方戏种保护中心创排的原创大戏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已巡回演出60余场,深受观众喜爱。
泗阳地方戏曲登上省级艺术殿堂,得益于宿迁市深入实施的文化强市战略。近年来,宿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绩显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推进。
宿迁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有“四馆”、县有“三馆”,9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400余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文化大院95家,县级以上文明村居实现文化广场全覆盖。县级文化馆分馆乡镇(街道)覆盖率达90%以上,县级图书馆分馆覆盖率达100%。全市所有公共文化馆站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42小时。新增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城市内涵得到提升,文化底蕴不断增强。
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忠伟表示,将继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不断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做活“新业态”,文化产业打开新市场
8月31日,2022宿迁(杭州)文化产业推介会暨“双城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举办。会上,共签约19个文化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54.8亿元,为宿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宿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先进地区’。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省第七、苏北第一。”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光华说。
走出去、引进来,更大的市场随着系统化的产业构建而打开。近年来,宿迁着力强化产业主体培育和文化全产业链条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长。
围绕“项王故里、中国酒都、水韵名城”3张名片,宿迁编制《宿迁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宿迁市中心城区全域旅游规划》《宿迁“中国酒都”酒文化旅游规划》等,让全域旅游有序依规深入推进。举办衲田花海音乐季、玩转酒都等文旅活动,开通“项王故里 酒都宿迁”旅游专列;洪泽湖湿地景区成功创成国家5A级景区;先后荣获“2017最美中国生态、自然旅游城市”“亚太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202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0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16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10.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23倍。
做精“文化餐”,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在宿城区非遗文化展馆天天书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唐玉侠一手打木板、一手敲扬琴,坐在一旁的汤庆和拉起坠胡,两人共同演绎的传统曲目《打蛮船》赢得观众一片叫好。
用传统文化讲好宿迁故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宿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文化人、以文兴城,着力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宿迁打造“金鼎”文化品牌,创新实施“宿迁出品”计划,年均创作文艺作品100部以上。截至目前获得省文华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省级以上舞台艺术奖项18部,并有多部作品获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书法“兰亭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等系列国家级奖项。
文化惠民,好戏连台。全市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00余场,“文化进社区欢乐送万家”“文化广场周周乐”等11项特色文化活动走进千家万户,并入选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
“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放大宿迁文化特色,未来五年,我们将持续努力把宿迁打造成为文化服务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体制活力迸发、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智超说。(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