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科技”双轮驱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加速蝶变显担当
新华网南京9月1日电(记者朱程)湖光山色浸润着氤氲江南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留驻着世代相传的精巧技艺。坐落在姑苏城西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太湖度假区),承载着太多中国人对诗意生活的美好向往。而今,当地在守护绿水青山、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主动担当跳出“度假区”的传统框框,将美丽风景嫁接智慧产业,秀出“文旅+科技”的双面绣。
融合发展助力旅游升级
不久前,苏州太湖湖滨湿地限量发售了一批特殊的门票。它依托区块链等技术设计,用数字手段展示湿地的美丽景色。游客不仅可以凭票入园,还可以将它作为数字藏品进行鉴赏分享。“未来,我们计划探索更多数字化应用,让传统旅游插上科技翅膀。”苏州太湖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磊说。
从单纯旅游到科旅融合,跨业态的融合重组正成为太湖度假区旅游业蝶变升级的强大动能。
“旅游业是度假区一直坚持的主业。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游’向‘度假游’的趋势不变,这要求我们转变思路,通过‘旅游+’和‘+旅游’,推动资源要素融合创新。”太湖度假区文旅局副局长赵伟东说。
融合目的在于寻求“1+1大于2”。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太湖度假区坐拥“兵圣”孙武和香山帮鼻祖蒯祥两大历史IP,还有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苏绣等十多项非遗技艺。当地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让“苏式生活”成为吸引游客的引力点。
在舟山核雕村风情街记者看到,一排中式建筑挂满了核雕工作室、艺术馆等招牌。走近一看,不少店面除了向游客开放外,还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核雕。“受旅游业带动,核雕受众面不断扩大,吸引许多外地人来舟山学核雕,这对非遗传承是好事。”核雕大师任敏华说。
融合也在培育释放新动能。“单纯做旅游只能做周五到周日的生意,但如果商旅融合,则能做满一整周。”苏州太湖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磊说。近年来,太湖度假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举办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等多场重磅产业大会。仅2021年举办各类会议812场次,总营收17596万元。这些展会与度假区所在的吴中区主打产业高度关联,在带来商旅游客的同时,更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参展,看到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随即决定落户。”华正科技周游说。
融合发展下,太湖度假区旅游业质态不断提升。2021年,全区完成旅游总收入168.83亿元,同比增幅超29%。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7、8月份反弹超预期。
科技创新孕育升级动能
在太湖生态岛,传统的公路已经悄然变化,通过建设传感设备、计算单元,这里将为自动驾驶提供智慧支持。“岛上的道路场景非常丰富,未来我们希望将自动驾驶车辆打造成为能解决出行、购物、导游于一体的智慧空间。”百度智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赵辉说。
在坚持旅游主业的同时培育科技创新,太湖度假区转型升级的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孜孜以求。
作为全国首批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太湖度假区成立30年来,管辖面积由成立之初的11.2平方公里扩大至268.97平方公里,区域内除了主营旅游度假的核心区外,需要承载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业态。但太湖水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机场净空等多条规划“红线”又不断提醒着当地必须跳出发展老路,探寻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太湖度假区一直以来缺乏工业发展的基础,但在新发展理念下,我们多年来积累下的好山好水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而科技创新蕴藏的‘无中生有’力量,又可化为度假区发展的新引擎。”吴中区委常委、太湖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健说。
2021年以来,太湖度假区将智能网联和生态环保作为两大培育产业。它们都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土地等要素的需求不大,又与度假区绿色发展基调高度相符。在培育过程中,度假区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组建并实体化运作四大招商公司,坚持“投资人看了要说好”的标准招引项目落地。
“太湖度假区的丰富场景和高知名度能提升科创企业的显示度,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发展需要。”清控科创长三角事业部副总经理王中亮说。该公司正着力打造创新型孵化器,近半年时间已招引近20个人才项目落地。致力于智能高精度地图平台研发的宽凳科技不仅为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区域生态保护、城市管理提供助力。
近年来,太湖度假区先后吸引百度、京东、三峡、新希望、妙健康、视源、安洁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今年上半年,完成市级以上领军人才种子项目20个,招引创新型企业82家。
绿色坚守化为生态红利
坎上村背山面湖,风景秀丽。一栋栋设计新颖的民宿沿湖而建,一家名为舶来的餐厅人头攒动。它将村里老渔船上的门窗、桅杆融入现代设计,将“乡愁”打造成了“网红”。“自从太湖禁捕以来,村民‘纷纷洗脚上岸’,转型从事旅游服务业让钱包逐渐鼓起来。”餐厅负责人金瑜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唐诗宋词中的“常客”,太湖度假区的“家底”可谓得天独厚:6个国家5A级景点,2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太湖度假区“脱颖而出”,也给太湖度假区按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级度假区的设立本就有着先行先试的意义,我们要将守护作为最好的开发,努力向外输送经验模式。”孙健说。
守护环境需要善治。去年,苏州出台《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这是江苏首次为太湖岛屿专门立法,为生态保护披上法治铠甲。
守护环境需要创新。随着自然资源部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落地太湖生态岛,“苏州太湖生态岛农文旅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入选国家第二批EOD模式( 生态环境导向型开发模式)试点,太湖度假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探索一条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方案。
金庭镇的消夏湾,原是一片滩涂,周边村庄密集,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减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是一大难题。2021年,当地启动建设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利用植物、微生物和滤料共同组成处理系统,大幅削减氮、磷等污染物。“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营,未来这里还将打造万亩生态良田、缥缈有机经济林、湖湾湿地带等生态新景点。”金庭镇镇长王寅平说。
守护环境也能转化为生产力。在太湖度假区核心区,有一块区域因受机场净空等因素影响难以大规模建设,当地创新性地将此地改建城18片草地足球场,让“体旅融合”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新动力。“近年以来,通过助力苏州承办中超联赛等重大赛会,太湖度假区不仅吸引来了新的客流群体,更先后获得‘苏州太湖体育旅游度假小镇’‘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苏州市体育产业基地’‘苏州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等荣誉。”赵伟东说。
坚持保护为先,令太湖度假区的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蓝。2018年至今,太湖度假区累计实施“三优三保”项目面积1857.681亩,增减挂钩项目面积152.1亩,占补平衡项目面积合计4846.8亩,生态红利效应逐步放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