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国药科大学和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联合承办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第十八届颁奖大会”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行业专家及青年学子共计10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学术盛典。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主持颁奖大会。他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设于2008年5月,由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倡议设立,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科技奖项。十八载砥砺前行,该奖项已发展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学术奖项之一,在激励原始创新、发掘青年英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在欢迎辞中表示,以谈家桢先生名字命名的生命科学奖举办18届以来,持续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发展。他介绍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赋能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期待与各界深化合作,共同破解生命科学“卡脖子”难题。

  为感谢中国药科大学对奖项的大力支持,饶子和代表奖励委员会向学校赠送纪念牌,校长郝海平上台接受赠牌。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刚在讲话中强调,江苏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国药科大学为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相信在谈家桢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将涌现更多原创性突破。

  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发来贺信中强调。

  颁奖仪式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少雄宣读了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临床医学奖、生命科学产业化奖、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奖名单。与会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奖杯与奖章。

  

  颁发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颁发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

  颁发谈家桢临床医学奖

  

  颁发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

  

  颁发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获奖者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在感言中表示,作为农业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他始终秉持“让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标,未来将继续深耕农业科技并培养青年人才。

  

  自第四届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开始在全国各主要高校巡回举办。会议期间举行了承办权移交仪式,中国药科大学将下一届承办权交给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与校长郝海平完成交接,标志着奖项的学术影响力将持续扩展。

  颁奖大会后,校长郝海平主持主题报告环节。卢煜明院士作了《无创产前检测和癌症筛查:从梦想到现实》的报告,曹义海院士分享了《血管和疾病》的前沿见解。两场报告深入浅出,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第十七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在采访中阐述了承办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大会的深远意义。他强调,大会旨在呼吁并推动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创发现转化为能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弥补当前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的脱节。中国药科大学将组建专业化队伍,致力于承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原创成果,发展颠覆性疗法。同时,他认为这一盛会对青年人才是重要的激励,并通过促进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研发及产业化的多学科交叉与全链条协作,为国家原始创新和青年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同期举办的2025年谈家桢生命科学论坛特设三个分会场,本届获奖者围绕非经典蛋白分泌、细胞焦亡机制、医工交叉转化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展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蓬勃活力,为大会划上圆满句号。

  本次大会不仅是对获奖学者的肯定,更是一次弘扬科学精神、促进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将继续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王睿雪/文 张继叶/视频 崔嘉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