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10点不到,芳桥街道金兰村助餐服务点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正在为当天的配餐做着准备。不多会儿,一份带着暖意、营养均衡的饭菜便被送到村民周大爷的手中,他对这份“热乎饭”十分满意。这是我市2025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惠及群众的一个生动场景。今年,我市安排了10大类30只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涉及生态环境、宜居住区、城市安全、卫生养老等方方面面。截至10月,所有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其中13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余项目正按时序加快推进。

  “一老一幼”是每个家庭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最见用心用情之处。为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舌尖上的幸福”,今年我市进一步优化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在基本实现全市养老助餐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完成改造提升10家村(社区)助餐服务点。同时,居家养老上门援助服务老人6.75万人。聚焦困境青少年群体,我市经过反复摸排核对,将21户最需要帮助的家庭纳入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宜慈梦想小屋”名单,在为他们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更送出“不打烊”的关爱。每间“宜慈梦想小屋”关爱对象都配有“1+3”帮扶小队,由1名团干部牵头,联动村(社区)志愿者、学校老师和“希望家长”定期上门走访。针对假期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的问题,我市开设托班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截至今年10月,共开设各类托班229个,托管服务人数6214人。

  城市的温情,既藏在一餐热饭的关怀里,也融于城市建设的肌理与交通出行的畅达中。今年我市将完成宜城街道太滆花苑、北虹花园、兴隆花园、盛隆花园、东庙巷等5个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涉及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完成丁蜀镇台山改善型新居项目,建设住宅112套,总建筑面积2.41万平方米;推进丁蜀镇新城嘉园四期改善型新居项目建设,新建住宅194套,总建筑面积3.62万平方米。截至10月,宜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总体工程量的60%;丁蜀镇台山改善型新居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新城嘉园四期改善型新居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0%。交通方面,今年我市聚焦“内畅外联”,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10月,芳洲路工程道路已完工,正在进行桥梁施工;芳塍路北延工程已完工;新洲路北延工程已完工并验收;雁行路东延二期工程已通车。

  随着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度条”持续刷新,各方面成效加速显现——城市管理更趋完善,城区新增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2050个;新增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各类新能源充电桩2777个、充电口18270个。教育资源持续优化,翡翠幼儿园、小百灵幼儿园已于秋学期投用;完成8所高中资源挖潜扩容改造,新增教室60个。健康宜兴扎实推进,完成应急救护普及培训29003人、持证培训5361人;市人民医院城中院区项目拆除单位已正式进场;市中医医院分院(徐舍医院)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提升,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完成整体形象进度的80%;龙池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工程11个子项目已完工,剩余2个子项目正在实施。

  从“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赞”,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陆续“交卷”,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