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1月14日电(记者 朱程)随着低空经济兴起,无人机正从“小众工具”跃升为产业升级“关键助力”。近年来,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飞行控制系统与解决方案研发,瞄准“场景适配难、技术门槛高”等行业痛点,从技术突破、场景拓展等维度发力,为多个行业插上转型“翅膀”。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无人机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农业大田作业、物流短途运输、工业设施巡检等场景对设备专业性、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面对这一趋势,2015年成立的拓攻机器人从农业领域无人机单点突破着手,逐步构建起“硬件+平台”的多元产品矩阵,覆盖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在农业领域,拓攻机器人推出定制化“丰鹏”系列产品适应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优化升级“丰鹏700”农业无人机,提升果树、丘陵等复杂场景适配度,单次航测覆盖200亩,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针对物流运输需求,研发“运鹏600”“STAR-650”等机型,满足短途货运的稳定性与载重要求;工业巡检、应急救援领域,则有“XC-05”“XT-04”“T02”等专用产品,匹配高空、复杂环境下的作业需求。

  作为生产工具,产品稳定性是为关键之一。自创立伊始,拓攻机器人便聚力建设从底层架构、硬件设计到软件代码的全流程自主开发能力,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60%,在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云服务等领域积累深厚技术储备,累计承担工信部强基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申请知识产权700余项。

  目前,拓攻机器人已自主研发形成以T1系列通用飞控、T1-A农业专用飞控及RTK高精度飞控系统为主的核心系统体系,凭借差分GPS技术、自适应控制算法及断桨保护等安全功能,确保复杂场景下的可靠作业,累计获得237项飞控相关专利。

  在此基础上,拓攻机器人还搭建了产业无人机云运管平台,集成调度、监控、数据分析功能,实现无人机作业远程管理与智能优化,为全链条服务提供数字化支撑。

  “科技创新若想更好发挥其驱动潜力,需思考如何同产业创新深度结合。我们在做好公司标准化产品迭代升级、非标准化产品智能化生产的同时,注重紧跟不同行业发展所需,做好产品。”拓攻机器人总经理张羽说。

  “无人机普及”普遍面临“操作门槛过高”痛点。对此,拓攻机器人简化操作界面,让更多应用实现智能化。以农业场景为例,拓攻机器人研发出“一键操作”模式,让无人机能根据设定好的线路、高度等参数自主完成飞行,即便是初学者,只需经过20分钟的简单培训就可熟练操作。

  不同行业实际需求大相径庭,如何快速适配?拓攻机器人采取模块化设计思路,根据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研发出视频监控、农药喷洒等多个模块,可根据需求快速组合,相关产品先后获得多项国际认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更多场景需要,拓攻机器人还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标准化流程保障产品与服务质量。同时,严把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整机组装等环节质量关,确保产品交付稳定。

  目前,拓攻机器人已为400余家国内企业及200余家海外客户提供服务,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及地区,逐步成长为无人机飞行控制领域里规模领先的初创型企业。未来,拓攻机器人将继续深耕无人机核心技术,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强化产业链协同,以更便捷、更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助力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