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群众网络安全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多形式、多场景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为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引导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杨庙社区联合扬州大学文学院“赤心”研学实践团开展“‘e’起护苗,守‘未’成长”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实践团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结合未成年人上网特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的方式展开宣讲。从“如何识别虚假游戏充值链”“怎样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到“遭遇网络欺凌该怎么办”,工作人员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逐一讲解,让孩子在趣味互动中学会识别网络风险、掌握防护方法,有效填补了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的“盲区”。
“陌生链接不点击,可疑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不久前,杨庙镇敬一广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在夜色中开演。杨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载体,将网络安全宣传融入演出全过程。舞台周边摆放的宣传展位上,工作人员通过发放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展示了刷单诈骗、养老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常见套路及防范要点,吸引不少居民驻足学习。演出间隙的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96110是什么电话?”“收到陌生短信链接该怎么办?”主持人抛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居民们踊跃举手抢答。“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文艺演出+网络安全宣传,既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我们学到了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刚答对题的王阿姨笑着说。
此外,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杨庙镇还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提醒,将反诈“防火墙”建在群众“家门口”。宣传过程中,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携带宣传手册和印有网络安全宣传标语的周边小礼品逐户走访辖区居民,讲解近期高发的网络刷单、冒充客服退款、冒充公检法等诈骗类型,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骗子的作案手法与套路,警示居民切勿轻信陌生来电及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不仅让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为辖区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受众广泛,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下一步,杨庙镇将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持续拓展宣传渠道和载体,常态化开展相关活动,让网络安全意识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夏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