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五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表示,“十四五”以来,江苏自觉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和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坚持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扎实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这篇大文章,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文旅融合从理念到实践、从“起势”到“成势”,成为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围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江苏持续丰富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江苏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持的艺术创作生产体系,持续实施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有效发挥艺术基金“孵化器”“助推器”作用,创作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形成了舞台艺术创作“江苏现象”。在创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的推动下,江苏已培育出1009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打造了1011个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1156 座小剧场,《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条例》落地见效。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由“十三五”末的4.76人次提升到2024年的7.64人次。
围绕赋能遗产文明价值更好彰显,江苏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目前,江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项。“十四五”以来,江苏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用220余项考古发掘成果实证“何以江苏”,常州寺墩遗址、盐城盐业考古等5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同时,江苏构建更加完善的博物馆体系,江苏备案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增至367家、26家,2024年江苏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突破1.39亿人次,保持全国第一。
围绕赋能消费提质扩容,江苏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以来,江苏文旅市场“人财两旺”,2024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9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34万亿元,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201亿元,今年均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江苏推出“跟着‘苏超’游江苏”跨区域主题线路50多条、特色活动2800余项、惠民措施500余项,形成了“赛事引流、文旅留客、消费兑现”的文旅体商融合创新实践。今年9月,江苏出台《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打造文旅支柱产业,截至9月底,江苏规上文化企业增至12538家、位居全国前列。
围绕赋能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江苏持续提升“水韵江苏”品牌影响力。“水+文化”是江苏最鲜明的特质,也是江苏文旅资源的优势所在。江苏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水韵江苏”文旅IP,实施旅游景区焕新行动和度假区品牌提升计划,“十四五”以来全省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增至26家和10家。聚焦“最江苏”的文化符号尤其是古典园林、传统戏曲、文化遗产、特色美食、水乡古镇等文旅资源,江苏以多维度视角、情景式叙事、国际化表达,生动讲好“水韵江苏”故事。(李南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