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检察院坚持“三个导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法治营商环境为导向,强化新质生产力保护。该院坚持立足检察职能,护航发展大局,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连续多年获评区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单位”“标杆单位”“先进单位”及“全省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建设示范单位”。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面对案发时间长、取证难度大、涉案价值认定难等情况,该院选派业务骨干成立办案组,全程引导侦查取证,多方咨询知识产权保护权威部门,做足庭审准备,围绕庭审控辩焦点积极有效回应。最终,公诉意见得到一审、二审法院采纳,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以增强群众福祉为导向,多层面延伸办案效果。该院坚持依法办案与矛盾化解相结合,拓展延伸办案效果。在办理一起草莓苗盗窃案中,检察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从有效化解矛盾、增强种植户法治意识的角度出发,在听证会上组织当地草莓种植户旁听,结合案情多角度开展法治宣传。

  以特殊群体需求为导向,全方位传递检察温暖。该院围绕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检察保护。单身女性罗某在出租屋内遭行窃歹徒击打,后被用工单位劝离,身体和心理遭受双重伤害。淮阴区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带头办案,多方奔走,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提出书面检察建议,为罗某依法争取离职经济补偿,又及时启动救助程序,成功为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5万元,解决罗某医治费用。在罗某身体恢复后,该院积极为其介绍工作,助其重拾生活信心。(张海芹 张仕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