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团队成员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开展基层减负监测点制度调研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的形式,深入了解扬州市基层减负政策的实施情况。

近年来,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数智赋能,持续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基层减负“压舱石”:从“千条线”到“一张单”
在杨庙镇人民政府会议室内,各条线联络员齐聚一堂,就清单编制的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对党的建设、生态环保、平安法治、民生服务等九大类别工作进行‘大起底’,最终形成了履职事项清单3.0版本,其中包含基本履职事项114项、配合事项70项、收回事项179项。”一位事项梳理组的年轻干部介绍,精细化开展履职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工作起初并不容易,需要经过详细梳理、论证以及多次修改、完善。镇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党委主导、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进展,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时间节点,细化责任分工,倒排工作期限。编制完成后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通过“照单履责”,杜绝职责外事务的层层转嫁,更能推动党员干部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
此外,杨庙镇深入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查摆问题,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改进会议形式、优化检查考核、规范“牌子乱象”、清理“僵尸群组”、降低非必要支出,同时加强改革督察,确保整治工作见行见效。
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基层减负“中梗阻”:从“表格战”到“一表通”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作为江苏省“一表通”先行示范乡镇,杨庙镇积极响应上级推进“一表通”建设的部署要求,自下而上、全口径梳理汇总上级部门要求填报的报表,配合上级部门通过“多表合一”“数据项减压”等方式精简整合基层报表,加强基层报表规范管理和数据共享,实现“一次填报、动态更新、多方共有”。一位村干部坦言,从曾经“多头报、重复填”的“苦海”中抽身出来,他们终于能够从“表格员”变回“服务员”,更多地走进群众,倾听民生诉求,解决实际问题。
深化数智赋能,激活基层减负“新引擎”:从“跑断腿”到“指尖办”
走进杨庙镇指挥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数智杨庙3.0”平台正实时跳动着全镇的生命体征:网格事件处理进度、民生诉求热点分布、环境监测数据……一屏统览,尽在掌握。

杨庙镇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通过迭代升级“数智杨庙3.0”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从“人力密集型”向“智慧效能型”转变。系统归集 “人、房、企、事、物” 等核心数据,建成稳定、安全、环境等5大类17个数据库,打破数字壁垒,让分散数据“聚起来”;整合镇级巡查、网格上报、12345平台等多源数据,构建“研判—处理—反馈”闭环机制,优化办事流程,让治理效能“提上来”;通过数字分析梳理村级共性问题,提升至镇级层面统筹解决,创新 “1+1+N” 攻坚模式,以指挥部统筹、临时党支部聚力、专项小组落实的方式,推进各类专项行动,让服务力量“沉下去”。通过闭环管理、动态调整、问题溯源,让数智赋能渗透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规范透明运行,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与便捷性,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部门多协同、群众少跑腿”。
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杨庙镇坚持“为基层减压力、为干部添动力、为干事注活力”鲜明导向,聚焦“瞄痛点、立重点、破难点”,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答好基层减负这道“关键之题”,确保减负、赋能、增效落到实处。下一步,杨庙镇将继续坚持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持续深化减负成果、优化治理体系,努力打造基层治理“杨庙样板”。(朱杰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