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全国首批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试点地区,昆山率先探索改革。2024年高质量完成巴城镇、锦溪镇试点任务,编制的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成为全国“样板清单”。2025年,全市10个乡镇的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三张清单”明确划分乡镇“必须为、负全责”“配合为、尽次责”“无力为、负不了责”三类事项,不仅让基层干部从“无限责任”中解脱,更构建起“清单之外无事项,责任边界无模糊”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回归“有效”本位。
“三张清单”以制度重构破解权责失衡
“曾经的乡镇工作就像摊大饼,可能20个人管了200件事,结果每件事都浮在表面。”如今,在昆山,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中每项都标注着责任主体和协同部门,“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一目了然。
基本履职事项清单明确乡镇“必须干”的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核心职责,全市10个乡镇平均梳理140项;配合履职事项清单厘清“协助干”的事项,划定市县与乡镇主次责任,平均梳理80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将347项专业性强、乡镇“干不了、干不好”的行政执法、复杂审批等事项“物归原主”。
在住建领域,居民关心关注的住宅维修资金方面,市级部门不再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的日常管理,转而聚焦政策指导和使用监督;乡镇承接受理、审核全流程日常管理,紧急维修时效从“月”压缩到“日”。
玉山镇在收回338项执法事项后,案件办理规范性显著提升,复议诉讼量减少60%。
周庄镇综合行政处罚权事项从674项减少到278项,破解了重点领域权责配置不清问题,将乡镇一级存在但从未履行的“空转”事项收回至上级部门,有效避免了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现象,同时减轻了基层负担,优化资源配置,缓解了基层因能力不足导致的履职风险。
针对大型商业小区“物业管理难、居民诉求多、资源整合少”的困局,陆家镇泗桥社区在“四方协同”机制下,依据履职事项清单构建了“六方联动”治理模式。2024年物业费收缴率达94%。今年前三季度,业主投诉率同比下降64%。
“清单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精准画像。”昆山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权责体系,让“该管的跑不了,不该管的交回去”,让乡镇工作从“疲于应付”变为“精准发力”。
“协同发力”聚合力推动清单落地
据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部门跳出“单打独斗”思维,以“联督+联评+联审”的工作体系,让清单从“纸上条款”转化为“落地实效”。
清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级全面建立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体系,明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抓统筹、联络员抓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避免清单运用中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昆山市委编办会同市委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将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执行情况,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有机融合,构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结果评价”的完整工作链条。
今年5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落实成效”,专题审议巴城镇、锦溪镇的清单试点推进情况,督促市县两级“按单履职、依单办事”。市政协创新监督方式,将市级机关部门支持乡镇履行配合履职事项清单情况(提供技术、装备、资金、培训等),纳入政协部门评议范畴,强化监督实效。今年8月,市政协召开民主评议“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专题会议,评议小组就市人社局贯彻落实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情况给出评议意见。
在强化多元监督、压实执行责任的基础上,昆山进一步健全依单评估机制,建立成效联评体系。由市委编办牵头,会同市司法局、市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综合评估,重点从事项完成质量、群众满意度、基层减负实效等多维度进行全面研判,为后续工作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今年7月已全覆盖完成10个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执行情况和运行效益评估工作。
“协同不是简单‘凑人数’,而是精准‘攥拳头’。”昆山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事有人联、责有人督、效有人盯”的协同模式,不仅压实了各部门责任,更有效破解了清单落地中的衔接难题,让乡镇履职既有“清晰清单”,又有“坚实后盾”。
“一镇一策”激活创新动能
没有一个户籍人口,却专门挂牌成立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几个月时间,2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全新升级,99%为供周边企业职工共享的文体休闲区域;不到半年,新修和改造5条主干道,一批缤纷活力公园成为点缀在厂区之间的人文风景带……在巴城镇,昆山首个集宿区社区梧桐社区的成立印证了履职事项清单对基层治理的深刻重塑。
清单既为基层划清责任边界,更为治理打开创新空间。面对差异化治理需求,昆山10个乡镇以清单职责为“坐标”,精准切入关键领域,将“履职清单”转化为“创新清单”。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企业群众诉求“主渠道”,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以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为核心,深度整合12345热线省级标准清单,优化诉求办理全流程。
“事项派发从分钟级降至秒级,处理时长缩短18分钟,准确率97%。”在周市镇,数据中心主任朱听松现场演示AI“数字员工”的运作流程,系统自动识别工单,依据履职事项清单匹配责任部门,同步推送政策依据和处置模板,实现“机器识人、按单派活”。
淀山湖镇整合服务事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集成人社、医保、民政、税务、卫健等高频事项,群众办事更便捷。
“太方便了,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在陆家镇“家门口”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张先生感慨地说。这场针对企业用工高峰的专项招聘会,是陆家镇履职事项清单中“开展就业帮扶”条款的延伸服务。这样的“精准服务”在昆山各乡镇遍地开花。
花桥镇针对老龄化与育儿需求,提供丰富多元的老年大学课程、开展多样化托育服务,破解“一老一小”民生难题;张浦镇针对困难群体推出社会救助“一件事”,为困难群众提供套餐式服务,推动社会救助联办快办、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千灯镇针对小区管理升级民生清单,靶向化解52项群众热点诉求,问题解决满意度达98%,实现“群众点单、清单派单、镇街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管理。
“清单明确了‘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让我们敢闯敢试又不偏离方向。”正如不少乡镇干部所说,这种“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治理格局,正是昆山基层治理现代化应有之义。
“轻装上阵”改革红利转为发展优势
今年6月24日,总投资43亿元的沪士电子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印制线路板项目在昆山高新区奠基。从意向洽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背后离不开履职事项清单划定的“服务责任田”。昆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项目前期论证,提供“拿地即开工”政策包;开发区全程跟进报建流程,协调住建、资规等部门并联审批;市级部门按清单提供“技术交底”,确保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施工许可证当天办结。
“清单让服务更精准,我们知道找谁办、怎么办,投资信心更足了。”企业负责人道出改革对营商环境的深层优化。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更要担当。随着“三张清单”落地,昆山各乡镇将资源配置和工作精力向核心职能、重点任务聚焦,各镇各美其美、各展所能,一批“大而强”“中而优”“小而美”的项目加速签约、投产达产。
福立旺高端精密组件研发生产基地在千灯镇破土动工,总投资20亿元,填补国内微米级精密部件空白;台光电子AI高性能覆铜板项目落地周市镇,投资3亿美元,建设运营总部及生产基地;新莱集团方新精密核心零部件项目落户陆家镇;丰橞通供应链总部项目在花桥经济开发区成功签约……今年前三季度,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的增长,高于全省,高于苏州。
“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理念、制度、能力的全方位变革。唯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让治理有效、群众有感、发展有劲。”市委编办主任卿胜说。(苏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