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串联南京城乡脉络、承载民生期盼的“城市动脉”,南京地铁早已超越单纯的代步功能,成为展示南京城市品格的亮丽文明窗口。

  2025年,南京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地保办”)深植南京地铁“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核心理念,坚守“卫法正德、臻于人和”的品牌初心,将“人文执法”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在508公里的地铁轨道线上,以百余件暖心善举、数十场志愿活动搭建起党群连心的信任之桥,让法治的刚性与民生的暖意相得益彰,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鲜活的人文力量。

  暖心行动 多元场景传递人文温度​

  志愿服务的温度,始于每一位地保办执法队员的日常践行。2025年,地保办执法队员的暖心行动覆盖乘客出行全链条。

  2025年10月5日上午10时许,国庆假期景区客流高峰时段,综合行政执法一大队五中队陈诚在苜蓿园站执勤时,一名女乘客带着哭腔、声音颤抖地冲向他求助——她带孩子来玄武湖景区游玩时,因站台人潮拥挤与孩子走散,孩子年仅6岁,已失联近20分钟。

  陈诚立即安抚女子情绪,同时用对讲机联系站点执勤警察,启动联合寻人机制。考虑到苜蓿园站紧邻景区,出站后梧桐大道游客密集、树木枝叶遮挡视线,搜寻难度极大,他与民警快速分工:站内组查监控回溯轨迹、排查易滞留区域;站外组沿车站出入口、梧桐大道及景区入口问询广播。近30分钟的搜寻后,最终在梧桐大道入口处的小卖部长椅旁,发现正蜷缩着哭泣的孩子。陈诚不忘提醒家长:“国庆客流大,可以给孩子戴上写有联系方式的防走失手环,也能提前约定走失后在站台客服中心等候。”用细节关怀为这场团圆画上温暖句号。

  “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温暖的故事并不止于此——综合行政执法三大队六中队瞿叶锋4月19日在南京南站列车上拾获考生手机,联动车站客服精准定位失主,在开考前15分钟完成交接,以高效响应护航人生重要节点;综合行政执法S9号线大队执法队员周晨3月5日在高淳站听到扶梯异响后,2秒内冲至急停按钮前按下开关,救下失控滚落的七旬老人,以专业坚守筑牢生命防线;综合行政执法一大队一中队朱云霓10月9日在四号线列车上发现徘徊焦虑的有沟通障碍的老人,全程搀扶,直至将老人送至高铁进站口才离开,以温情陪伴打通无障碍出行通道,让每一次帮扶都成为“人文执法”的生动注脚。

  志愿联动 全民参与绘就文明图景​

  个体的善举是起点,体系化的志愿联动才是文明共建的关键。地保办始终坚持“执法不缺位、志愿多补位”,将分散的服务力量整合为常态化志愿网络,让志愿服务覆盖重大赛事、公共宣传、校园社区等多元场景,汇聚起全民参与的文明力量。

  2025年“苏超”联赛期间,面对主场赛事带来的大客流考验,地保办主动融入全市赛事保障体系,组织执法队员组建专项志愿服务队,深度参与赛事交通接驳与秩序保障。在奥体中心站、奥体东站等核心站点,志愿者们在出入口、安检通道、站台等关键点位疏导,为大客流开辟“快速走廊”;针对赛后离场高峰,提前对接列车调度部门,通过站台广播实时播报运力信息,同步开展文明候车劝导,助力6万余名观众实现 “丝滑散场”,用专业服务筑牢赛事交通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学雷锋日之际,地保办进一步联动南京团市委,以青年志愿品牌活动为载体,参加“青春志愿行 奉献新时代”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活动现场设置的志愿服务点,通过沉浸式文明出行测试、地铁周边公益派送等互动形式,让市民在打卡中学习规范;志愿者化身文明出行宣传大使,以“花式科普”解读地铁不文明行为规范,将“人文执法”理念与青年担当深度融合,让文明出行成为城市共识。

  

  同时,地保办还将志愿力量延伸至校园与社区。9月联合中电颐和家园小学开展“志愿花开满校园 携手共筑成长路”活动,通过法规讲解与场景模拟普及地铁安全知识;10月29日重阳佳节,6 名执法队员化身志愿者,走进六合区马集社区,为困难老人整理房间、清扫卫生死角,陪老人拉家常、送节日祝福,以实际行动弘扬传统美德。

  

  2025年,地保办开展普法宣贯与志愿服务活动28余场,志愿团队超980人,执法队员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超168人,形成“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鲜明特色。从地铁站点的文明倡导,到校园里的志愿培育,再到社区中的温情帮扶,不同群体参与其中,形成“执法带头、群众响应、全民共建”的文明氛围,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

  初心续航 人文之光照亮城市征程

  从2013年“人文执法”品牌正式创建,到2025年以“凝心聚力、实干担当”为主题深耕细作,十二载春秋流转,地保办用坚守与创新,让执法与人文实现了深度融合。这里的每一次弯腰捡拾,都是对诚信美德的践行;每一次紧急救援,都是对生命至上的敬畏;每一次温情帮扶,都是对人民至上的诠释。这些散落在线路上的微光,不仅温暖了个体的出行旅程,更汇聚成城市文明的火炬,彰显着南京天下文枢的文化底蕴与博爱之都的城市品格。

  “地铁延伸到哪里,人文关怀就覆盖到哪里。”未来,地保办将持续深化双品牌融合,让“人文执法”的理念融入更多执法场景、志愿服务与民生帮扶中,让流动的地铁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纽带、培育文明新风的沃土,让人文之光照亮城市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一段出行旅程。(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