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五年耕耘;硕果盈枝,华章日新。“十四五”时期,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活力区、民生幸福首善区”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六大战略”,以“全省进十强、全国创一流”为目标砥砺奋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发展能级显著跃升​

  五年来,淮安经开区始终把项目作为发展的“纲”和“魂”,以产业链式发展激活增长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鹏鼎控股为龙头,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光伏新能源产业借天合光能引领之势,年产值达200亿元规模,形成两大百亿级核心产业集群。庆鼎精密电子成功获评全市首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成为智能制造标杆典范。

  卫材产业与绿色食品产业异军突起,百亿级链主企业闽瑞带动产业串珠成链,江苏昱升、格菲林等项目创造“7天洽谈即签约”的招商奇迹;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锦旗生物益生菌产业化生产示范线顺利投产,打破婴幼儿配方乳品核心菌株进口依赖,年产60吨益生菌原菌粉的智能工厂跻身世界领先行列。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攀升,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持续提升。​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内生动力加速集聚​

  以创新为源头活水,淮安经开区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活力区。五年来累计培育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引进新型研发机构13家、高能级创新平台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81家。美的威灵、科环新材料等“小巨人”企业焕新升级,沸点科技、锦乔生物等“小而美”企业扎根成长,汉邦科技、威博液压2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创新型企业矩阵日益壮大。​

  在人才与平台双轮驱动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增至2家,科教产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构建起“孵化-加速-壮大”全链条培育体系,通过“一广场两中心五平台”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法律等全方位支持,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

  坚持以改革破题、以服务暖心,淮安经开区持续深化“审批流程再造”,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服务理念。建立企业问题快速响应机制,五年来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诉求300余件,让“店小二”式服务成为鲜明标识。在2025投资淮安金秋经贸恳谈会期间,产业协同创新座谈会搭建政企对接桥梁,重点企业、科技企业与产业基金代表共话发展,彰显开放包容的招商氛围。​

  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外资外贸稳步拓展,庆鼎新投资、海晟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韩电智能家电、莱顺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投产达效,“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为区域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产城融合提质增效​

  秉持“富民共享”理念,淮安经开区着力打造民生幸福首善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标高水平现代化园区,智慧产业新城加速成型,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与品质显著优化。​

  生态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通过全面推进环境综合防治,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让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生态红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淮安经开区将继续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实干担当的精神,锚定“全国30强”目标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璀璨的发展篇章,为淮安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印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