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百年风华的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月9日上午迎来 “荣萍·金陵旗袍非遗馆”(以下简称“非遗馆”)开馆,以“衣韵千年,风华新裁”为主题的旗袍艺术展同步亮相,表达了“旗袍不再仅仅是陈列的服饰,而是能与历史建筑、人文环境产生深度共鸣的文化符号”的理念。江苏省服装协会、江苏省服装设计师协会,鼓楼区政府相关领导及各界嘉宾出席开馆开展仪式。

活动现场
掩映在参天水杉和梧桐、黄葛树等绿色中的非遗馆,坐落于颐和路公馆区十二片区的江苏路3号。这里素有“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之美誉,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砖瓦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非遗馆的落户,为这片本就充满魅力的历史街区,注入了鲜活、灵动且极具代表性的非遗内涵,实现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珠联璧合”。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新萍致辞

江苏省旗袍会创始会长戴中礼致辞
杨荣萍作为苏派旗袍的工艺大师和金陵旗袍非遗技艺的杰出传承人,她以近30年的专注与坚守,将心血倾注于旗袍及中式服饰的研发与创新。她所创立的“荣萍品牌”,将设计与技艺完美融合,“荣萍品牌”不仅是国家旗袍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更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等诸多殊荣,曾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颁奖礼服的设计生产方。她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追求,推动了旗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仪式活动现场
杨荣萍在致辞中表示,当“荣萍旗袍”遇见颐和路,不仅是非遗技艺与地域文脉的双向奔赴,更是匠人初心与人文土地的深情相拥。

旗袍秀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新萍致辞,她说:“金陵风雅,千年流转;一针一线,皆是文章。我们一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为街道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从设立非遗工作室到开展沉浸式展演,从传习课程进社区到技艺走进百姓家——众多非遗项目正从‘深闺旧事’走向‘大众风景’。而荣萍旗袍,恰是我们引入辖区的一颗‘文化明珠’。它以一缎一锦织就江南风华,以一扣一襟凝结东方气韵,更以‘盘扣藏雅、衣袂生韵’的当代设计,让金陵旗袍真正成为‘可穿的历史,行走的艺术’。”
江苏省旗袍会创始会长、长三角旗袍产业联盟轮值主席戴中礼致辞,他说:“展望未来,希望荣萍·金陵旗袍非遗馆能够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积极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通过让来访者体验传统工艺,使非遗技艺可感、可触、可参与。更要深度挖掘‘旗袍+建筑’的沉浸式体验潜力,实现‘旗袍与历史的对话’。”

揭牌仪式

姬益波教授、非遗馆代表陆思延为校企联合签约
活动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文,与杨荣萍共同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揭牌,现场还进行了“荣萍旗袍”艺术表演。



“荣萍旗袍”工艺展陈



“荣萍旗袍”调性别致
南京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姬益波教授、南京钟山学院理事长李海鸥等百余嘉宾莅临活动。
以“衣韵千年,风华新裁”为主题的旗袍艺术展,其展陈作品汇聚“荣萍旗袍”的经典之作与创新设计,让人们不仅能领略传统旗袍的精致工艺,更能感受到非遗在当代设计中的鲜活表达。(苏文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