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江市西来镇封家村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精心打造“银发家园”,通过构建常态化、多样化、精准化的为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乐”从愿景照进现实。

  精准对接需求,打造“对胃口”的暖心家园。如何让服务真正落到老人的心坎上?封家村的答案是:从“急难愁盼”入手。通过入户走访、心愿征集等方式,封家村梳理出一份沉甸甸的“需求清单”,并据此搭建起集文化生活、健康关怀、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平台。走进封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戏曲教唱区的老人们正沉浸其中,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地学唱《珍珠塔》选段,指尖轻轻打着节拍,不亦乐乎。“现在村里的活动很‘对胃口’,我们每天都盼着来!”村民顾凤莲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

  动态优化服务,多元力量助力“银发”生活。为了让课程更贴近老人实际需求,封家村建立了一套“参与—反馈—优化”机制,每两周开展一次满意度调研,持续收集建议、优化内容,确保服务常用常新。以智能手机课为例,从最初只教“打电话、发微信”等基础操作,逐步拓展到线上挂号、扫码支付等实用功能,赢得老人们一致好评。封家村还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课程:慢性病防治课上,医生用方言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的日常护理;防诈骗知识课上,民警结合“冒充子女借钱”“免费送保健品” 等真实案例,帮助老人守好“钱袋子”。不少老人从“零基础”起步,逐步成长为能熟练操作手机、识别诈骗手段的“银发达人”。

  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精彩,“乐享生活”成常态。“我们要让老年生活从‘消磨时光’向‘乐享生活’转变。”封家村党总支书记陈晓峰表示。村里每月固定开设戏曲教唱、手工制作等课程,并不定期推出书法临摹、红色观影等活动,让老人们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传统节日里,村里还精心组织沉浸式民俗体验:元宵节一起搓汤圆、重阳节共做重阳糕、春节写春联送福字……让老人们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找回记忆里的热闹与温情。今年以来,封家村已开展各类课程20余期,400余人次老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密码”。如今在封家村,“老有所乐”已融入日常。

  下一步,封家村将持续倾听老人声音,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升,用更贴心的服务、更丰富的内容,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展艺 宗桂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