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新兴路校区,阅读早已不是单一的学习任务,而是融入校园角落、家庭日常与成长点滴的生活方式。学校以“让书香浸润心灵,让阅读点亮人生”为理念,从长廊环境布置、特色评比活动到多彩阅读实践入手,层层递进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文字的滋养中快乐成长。
走进阜师附小新兴路校区的教学楼,最先被吸引的便是层层不同、步步皆景的 “书香长廊”。学校在各个楼层的长廊进行读书篇、时间篇、智慧篇、礼仪篇等主题性布置,这里的每一处布置都充满童真与创意,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 “阅读宝库”。学校充分利用长廊中的软木板展示栏,定期展示师生的读书活动、读书感言以及书画成果,使长廊真正成为“书香长廊”“艺术长廊”“文化长廊”。
为了让阅读从校园延伸到家庭,阜师附小新兴路校区推出 “书香家庭” 评比活动。学校设计了 “家庭阅读打卡表”,家长记录每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长、共读的书籍,以及亲子讨论的话题;同时鼓励家庭打造 “专属阅读角”—— 无论是客厅的小书架,还是卧室的飘窗垫,只要能让孩子有固定的阅读空间,都能参与评选。每学期末,学校会根据打卡情况、阅读角照片、亲子阅读心得等维度,综合评选出 “校级书香家庭”。阜师附小新兴路校区“书香家庭”评比已经持续进行了多年,先后有多个家庭获得“书香家庭”提名奖或被评为“书香家庭”。
针对学生个体,学校的 “阅读善娃” 评比则像一面“成长镜子”,激励每个孩子主动亲近阅读。“阅读善娃”的评选标准兼顾“量” 与“质”:既看学生每月的阅读量,更看重阅读后的 “输出”—— 比如是否能完成 “阅读手账”,是否能在班级 “读书分享会” 上清晰表达感悟,是否能带动身边同学一起阅读。每个月,各班先通过民主投票选出 “班级阅读善娃”,张贴在教室 “星光榜”上;学期末再从班级善娃中选拔 “校级阅读善娃”,颁发证书和 “阅读礼包”。
除了环境与评比,阜师附小新兴路校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的主题设定、活动策划中来,能放手的尽量放手,不能放手的就帮一把、扶一程。每学年学校安排4个主题鲜明的学生阅读“活动季”,每个“活动季”的活动项目间都有一定的序列,活动的开展循序进行。活动组织也建立了合理的秩序,所有参与者遵序而为。“三坛悦读汇”作为盐城市优秀阅读品牌,由学校教科室每周定期举行,至今已经举办了198期,包括“亮彩学生书坛”、“丰采教师论坛”和“出彩百家讲坛”。学校将其作为长期推进大阅读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从学生、教师、家长三个维度发力,共同探索建设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的有效路径。此外,学校更设立了一套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阅读推广方法论:校长领读——营造风气,树立榜样;老师导读——传授方法,点燃兴趣;亲子共读——温馨陪伴,延伸习惯;学生悦读——最终目标,内在驱动。这个模式成功地将阅读从一项孤立的“学习任务”转变为一场全员参与的“文化营造”,真正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和家庭。
学校开展的阅读活动,尽可能让广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比如,“六·一”活动如何开展,就是先在学生中进行方案征集,最终确定了“庆六一·诵经典”这一活动主题。活动评比,也改变过去由评委老师说了算的办法,加设由学生组成的“评审团”。而“评审团”成员,也是通过选拔和随机抽取两种方法产生的,让学生尽可能感受到活动随时带给他们的惊喜。所有活动,学校都力图让所有学生尽可能有置身活动之中的感受,觉得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在常态激励层面,“新星悦读超市”与“新星悦读币”构成了校园的“阅读生态系统”。孩子们为赚取“悦读币”而主动阅读,为兑换心仪奖品而持续积累,让阅读成果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的阜师附小新兴路校区,从长廊的每一处细节,到家庭的每一段共读时光,再到校园里的每一场阅读活动,都弥漫着浓郁的书香。在这里,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习惯;不是负担,而是快乐。学校希望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让书香真正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成长礼物”。(蔺晔 董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