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30日电(记者邱冰清)“生日快乐!”10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王义隆、薛玉娟两位幸存者老人举办生日宴,庆祝他们102岁的生日。

伴着全场齐声高唱的生日歌,两位老人一同切开生日蛋糕。紫金草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围拢过来,小手握着笔,和老人一起,在寿桃上描画“寿”字,祝福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义隆经历了悲惨的童年。1937年冬,王义隆的外公惨遭侵华日军杀害,表姐被日军强奸,王义隆自己被日军砍伤头部,至今留有清晰伤疤。
“现在的生活可真好啊,我感觉很幸福、很满足,所以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日愿望。”王义隆说,如今他已是四世同堂,希望孩子们都能珍惜现在的生活。
经历战争的他们,更懂得和平的珍贵。薛玉娟的胸口有一个被侵华日军刺伤的刀疤,那是她无法抹去的痛苦,她说:“这刀疤提醒我不能忘记历史,也让我更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地活、好好地过,看我们国家越来越好!”

随着老人们逐渐年迈,幸存者后代以及救助中国民众、留存历史铁证的中外人士后人接过了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接力棒。截至目前,共有38名中外籍人士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家如今生活安宁幸福,但那段浸透血泪的历史永不能忘,也不敢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要把父辈的真实记忆,化为永不消逝的钟声,敲响在每一代人的心中,让真相永存,让和平永驻。”王义隆的女儿、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王进勤说。
2025年以来,又有8位幸存者相继离世,分别是艾义英、伍秀英、易兰英、陶承义、刘贵祥、谢桂英、熊淑兰、唐复龙。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4人,其中百岁老人有5位,王义隆、薛玉娟是最年长的。
既要延续历史记忆,更要努力延长老人们的生命。
2004年,以“关注战争受害者,援助历史见证人”为宗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正式成立,如今更名为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名字变了,任务没变,为幸存者提供疾病救治、关爱慰问、健康呵护等工作都由其负责。今年重阳节前夕,协会工作人员按惯例上门慰问幸存者,并根据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准备个性化慰问品。
“愿所有幸存者老人在和平岁月中安度晚年。也愿和平的种子深植人心,让民族的记忆永续长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