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连云港举行“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连云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连云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郭鹏介绍了连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四五”时期,连云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19.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22.8亿元,年均增长超6%;人均GDP达到19.7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限上批零住餐贸易额528.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万元,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44.5、79.4、86.8、25.1个百分点。
五年来,连云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质效更优。工业经济基础逐渐夯实。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54.9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80.1亿元,较2020年分别提升46.6、98.5个百分点。丰益基础油化、氯乙酸等30余个重点工业项目投产达效。核电7、8号机组、凯实新能源电池材料、抽水蓄能电站、中复神鹰碳纤维等一批体量大、效益好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凸显。依托港口优势,培育规上港航物流企业147家。港航服务中心、数字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常态化运营,年贸易额超200亿元。连云油气贸易中心建成投用,累计完成贸易额290亿元。跨境电商产业稳步提升,“点点通”跨境公服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1.75亿元。海洋渔业发展特色鲜明。近海养殖布局持续优化,牡蛎养殖面积突破12万亩,紫菜养殖规模合理控制,海参、鲍鱼等高价值产品规模逐步扩大。连云渔港经济区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获批财政资金4亿元。现代化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开赴南极作业,累计捕捞量达14.5万吨。旅游产品业态不断丰富。连岛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水上飞人、丛林冒险等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近30个,主景区二次消费收入较“十三五”增长604%。高水平举办连岛音乐节、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等活动,2024年接待游客约605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81.7亿元,较2019年分别提升72.9、47.4个百分点。
五年来,连云区坚定不移攻坚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聚力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挂钩推进机制,累计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130个,完成投资额超800亿元。积极抢抓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获批债券资金项目24个,争取各类资金14.7亿元。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坚持链式思维、闭环思维抓招商,精准绘制产业图谱、招商地图,建立共用共享连云开发区机制,成立开发园区市场化招商公司,组建招商组团,制定招商引资激励办法,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9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31个、过50亿元项目4个。园区功能日益完善。连云开发区“公、铁、河、海、带”多式联运模式逐步齐备,供热、供水、蒸汽、道路等公共服务配套持续完善,公共管廊一期、苏伊士工业水厂建设有序推进,园区规范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连云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重点改革走向深入。自贸试验区登记市场主体超1.1万家,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成果101项,6项成果在全省推广。扎实开展区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科学确定主责主业,加快市场化转型、瘦身增效,强化盈利能力考核,实体化运营能力稳步提升。营商环境向优向好。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编制检查场景692个,入企检查频次减少88%。大力推行“拿地即开工”、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帮办代办等模式,着力推动审批服务“一网通办、一次办好”,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开放合作纵深拓展。主动保障港口发展,40万吨级矿石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深水航道全面建成,港口年吞吐量达3.46亿吨、集装箱量达669万标箱,整车出口突破35万辆。中哈物流基地实现远洋干线、深水大港互联贯通,开行中欧班列3746列。上合物流园功能更加完善,“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物流项目17个,投入运营海外仓6个,皮带机廊道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物流量3.1亿吨,实现物流主营收入209.2亿元,发运中吉乌国际货运班列2814车。
五年来,连云区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功能,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海滨特色更具魅力。西连岛实现面貌焕新,小龟山微更新顺利完工,羊山岛景观生态持续改善,沿海特色风貌进一步彰显。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永久会址落户连云新城,在海一方公园片区夜景焕然一新,海鸥广场、酒吧街、美食水岸等一批基础设施、商务楼宇、特色街区投入使用。城乡功能更趋完善。建成口袋公园22个,新改建绿地141.2公顷,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个、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改造老旧小区80个,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达标区9个,建成公共充电桩753个。深入开展道路交通、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新建改建城区道路5条。生态环境更加靓丽。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空气优良天数比例、PM2.5年均浓度保持省、市领先。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管长制”,连岛创成国家美丽海湾,建成污水管网66.4公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排淡河、烧香河等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不断提升。
五年来,连云区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建成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约5200个,与苍梧小学、新海实验中学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行小班化教学,在全市率先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正式开诊,省海滨康复医院功能日臻完善,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一体化康养基地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兜紧兜牢。落实稳就业政策,累计举办招聘会278场次,提供工作岗位4.26万余个,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健全多元帮扶机制,落实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困境儿童救助、慈善帮扶等兜底措施,获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特殊人群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治理务实有效。健全完善12345热线快处快办、督查检查机制,及时准确回应群众关切。高效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实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营,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市领先。
发布会上还就“十四五”期间,连云区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亮点成果;如何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工作,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自贸试验区连云区块内贸易产业和港航服务业取得的突破等相关发展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结束后,记者奔赴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连云区海上牡蛎园、凯实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实地调研采访。(卞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