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25年长三角区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苏州举办。本次演练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指导,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参与,充分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中的“快速响应、科学研判、联动共治”能力,为全国跨区域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长三角经验”。

  

  本次演练通过“视频呈现+现场互动”形式,以食品相关产品消费者投诉、网络舆情发酵为背景,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模拟实战场景,完整呈现了“事件发生与先期处置、分析评估与响应启动、调查处置与产品召回、区域会商与指导整改、响应终止与后期处置”等应急处置全过程,全方位检视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效能。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是市场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据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底线思维,不断建立健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在此前印发《江苏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本次应急演练,目的是通过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进一步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有效预防、科学应对、及时控制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必须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一级巡视员张宏伟说,此次演练从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到实战实施均展现了高水平组织能力,为全国工业产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他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汇集了大量的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关联,任何一地发生质量安全事件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是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深化长三角区域协同治理的必然要求。长三角区域已率先开展工业产品区域联动风险监测,开展产品跨区域协同处置,本次演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磨合了应急响应机制,打破了行政区域壁垒,为构建“风险共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质量安全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十五五”市场监管工作部署,张宏伟提出,未来要常态化开展跨区域联合演练,重点提升溯源排查、舆情处置、跨区域协同能力,以数字化改革驱动监管能力提升,构建“智慧监管”新格局。同时,整合电商平台、线下市场、消费者投诉等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识别潜在风险,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此次长三角区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健全了区域质量安全治理体系,有效提升了跨区域应对重大质量安全风险的协同处置能力。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此次演练为基础,持续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健全风险预警、联合处置、事后整改的全链条工作模式,切实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陈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