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热乎饭,社区还帮着把家里照顾得妥妥帖帖,踏实又舒心!”家住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康居社区的王奶奶的话,道出了辖区众多老年人的心声。近年来,社区紧扣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标准,从居住环境、社区服务、社会参与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医养有保障、生活有温度、参与有渠道”的为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精准服务“量体裁衣”,绘就银龄幸福底色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智能设备使用不畅等痛点,今年以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开展“敲门行动”发放“便民连心卡”,提供“暖心代办”服务。手机话费充值、社保资格认证、水电费缴纳、快递代收,从“小事”到“实事”,全方位覆盖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网格员化身“生活管家”,通过“线上+线下”接单、上门服务,累计为老人代办事务超200件。
多元服务“精准滴灌”,破解生活急难愁盼
社区聚焦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深化打造“博爱食堂”助餐点,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参与”模式激活闲置资源,定制低盐低脂的营养菜单。每到饭点,社区老年食堂里,老人们餐前的谈笑风生夹杂着四溢的菜香,升腾起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组建“送餐队”提供上门服务,助餐点日均服务超100人次。在健康保障方面,社区联合党建共建单位,构建“10分钟医疗服务圈”,定期开展义诊、健康讲座,为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先后开展“情暖深秋 网格守护‘药’安全”“食品安全进社区,健康生活伴你行”等活动,提供用药指导与康复建议,实现“小病不出社区、慢病有人管”。
文化参与“有声有色”,点亮精神生活舞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集娱乐、学习、社交于一体的公共空间,丰富了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等功能区域,免费向老人开放。常态化开展书法绘画展、手工课堂、智能手机培训等活动,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兴趣归宿。“以前用手机只会接电话,现在跟着网格员学了视频通话,每天都能和外地的儿子‘见面’,还能在线上交水电费,太方便了。”家住第四网格的刘奶奶说道。培育“银耀康居”志愿服务品牌,发动老党员、老干部等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社区治理工作。从“中秋月·邻里乐·家国庆”社区第四届睦邻文化节的载歌载舞,到志愿服务大集市挥舞起的义剪剪刀,再到矛盾调解的游刃有余,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辖区各个角落,既发挥了老年人的经验优势,也让他们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小事不出社区,服务送到身边”。社区以“绣花功夫”做好为老服务文章。下一步,康居社区将继续扩大服务覆盖面,深化多方协同模式,以“需求摸排—资源整合—个性服务”为指引,让为老服务更精准、更贴心,让辖区老年人乐享幸福康居。(袁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