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电子屏上流光点亮,“AI时空长廊”正式开启,10月21日,位于梁溪区少年宫五楼的“梁溪区青少年人工智能体验馆”“智联梁溪—学生AI创新基地”正式启用。首批来自南湖小学的学生们兴奋涌入,在这座总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科技空间里,与20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体验场景进行第一次“深度对话”。
“你看,他走得好顺畅!”在“AI机器人世界”区域,六年级的陈俊宇同学操纵着人形机器人慢慢完成了散步、举手等一系列动作,引来一片惊叹。不远处,几组学生正协作编程,指挥机器人完成交流互动;而在“AI+智慧教育”区的创新工坊,已有孩子在动手设计动漫绘本。
记者发现,在整个体验过程中,通过一个个“任务卡”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从原理认知到应用设计,逐步构建起对人工智能的系统理解。“今天看到的大多数人工智能设备都是第一次见,很有意思。”袁一清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尝试了数字人换装和机器人糖画制作,一下子就找到了“操作密码”,很有成就感。
这一刚刚落成的“体验馆”涵盖五大核心区域:“AI时空长廊”以图文、影像及模型呈现人工智能发展历程;“AI核心探秘”围绕视觉、语音、语言与数据四大能力设置互动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机器学习等基本原理;“AI赋能世界”聚焦智慧城市、医疗、运动等微缩场景,通过“衣、食、住、行、医疗、运动”等具体项目展现人工智能的行业融合与实际应用;“AI机器人世界”提供机器人编程与协同任务挑战,深化对智能闭环的认知;“AI+智慧教育”区域则涵盖个性化学习、虚拟实验、AI创新工坊等模块,引导学生体验并参与人工智能创作。
“体验馆和基地可供学校整体预约参观,也可以在周末接待市民游客的日常参观。”梁溪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场馆的开放是梁溪区人工智能教育从“点”到“面”的系统升级,梁溪的各个中小学同步启动了“AI体验漂流课程”计划,首批20个“课程盒子”将带着体验馆的核心内容模块,根据学校需求进行“漂流”,让每名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参与AI主题体验和短课程。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首批全域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地区,梁溪区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早已进行了布局。依托无锡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基础,用产业土壤培育教育创新,梁溪率先推动“政企学”协同,与区域企业共建“智联梁溪”基地,引入5G、边缘计算、DeepSeek大模型等技术支持,让校园AI教学与前沿技术同步。同时,随着区域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的启动、“人工智能进课堂”全面推出、《数智教学指南》的出台,梁溪用政策引领构建推进体系,系统推进AI教室全覆盖、教师赋能、课程建设与赛事培育。
梁溪区是无锡基础教育高地,拥有多所百年名校与优质师资,依托“梁溪名师在线”平台、AI实验室、智慧作业系统等数字化基座,快速扩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场景。“今天体验馆和创新基地的投用是一个新起点。”梁溪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依托这一新平台,持续推进“与AI同成长”计划、信息学奥赛集训与跨学科项目学习,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体验”走向“素养内化”,从“课堂赋能”走向“生态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