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市2025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即将全面实施。该方案计划投入3000万元,在全市重点林区系统开展防火道路、阻隔带、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切实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宜兴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之一,林木覆盖率高达31.44%,森林分布区致灾因子多样、孕灾环境复杂。近年来,随着野外用火、旅游用火等行为增加,森林防火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清明节期间因祭祀引发的火情,为我市森林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对此,《方案》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将在丁蜀镇、湖㳇镇、太华镇、张渚镇等林区镇(街道)和市林场等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展开建设。

  根据《方案》,我市将新建防火道路19.06公里、升级防火道路29.12公里、建设阻隔带16.8公里、蓄水池85座、集中焚烧设施66座、清理林下可燃物3150亩。这些举措将重点围绕高铁沿线、林区公墓、集葬区、散坟点位等关键区域展开,起到切断火源、畅通救援、保障水源的综合作用。其中,防火道路建设以3—4米宽通车道路为主,能保障消防车辆正常通行;阻隔带建设则采用生物阻隔与工程阻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30—50米宽的综合林火阻隔体系;生物阻隔带将种植香樟、麻栎等难燃树种,比例超过60%,形成有效的防火屏障。针对祭祀用火问题,《方案》提出在公墓、散坟集中区建设集中焚烧设施,引导群众规范用火。同时,将全面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地表火风险。

  《方案》还为森林防火“安全网”建设划出了执行路线图,明确要求防火蓄水池、集中焚烧设施在12月底前完成建设,森林防火通道、阻隔带等建设任务须在2026年清明节前完成。其中,林下可燃物清理工作将分两次开展,首次于今年冬至前完成,第二次于2026年3月15日前完成。该项目资金由市镇财政统筹各级各类资金予以保障,经市级验收合格后,将按工程审定价格的50%予以奖补。对于按零星工程实施的项目,将按相应标准予以奖补,确保资金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