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0月20日电(虞启忠)10月2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全省法院金融商事审判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
据统计,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全省各级法院新收一审金融商事案件66万余件,涉案标的额超5600亿元;审结一审金融商事案件61万余件,涉案标的额近5100亿元。案件类型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合同、保险、追偿权及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等领域。
精准司法施策 引导金融活水润泽实体
江苏省高院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出台《全省法院服务保障金融强省建设十六条司法措施》等专项司法政策,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法支持融资租赁、保理、票据等供应链金融模式健康发展,稳妥认定以知识产权、未来债权、数据产权等新型担保的法律效力,助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在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方面,全省法院坚持“穿透式审判”思维,准确认定复杂交易下的真实法律关系,依法否定规避监管、进行制度套利的金融违规行为,严防资金脱实向虚。例如,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严格把握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对金融机构质价不符的服务费依法不予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强化权益保护 营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
江苏各级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一起投资者诉某银行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法院明确“卖者尽责”是“买者自负”的前提,认定银行未履行适当性义务应承担赔偿责任,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化解涉企纠纷方面,全省法院坚持纠纷化解与企业纾困并重,通过调解、第三人担保、分期履行等方式,助力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例如,连云港法院在审理某服装厂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积极促成案外人提供担保并达成调解协议,既保障了银行债权,又维护了企业正常经营。
筑牢安全屏障 协同治理防范化解风险
江苏各级法院牢固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健全信息共享、风险防控、纠纷化解等机制。江苏省高院与江苏省委金融办签订《地方金融与司法协同治理框架协议》,与江苏证监局联合印发协同工作意见,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运用破产程序化解风险方面,全省法院健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救治机制,2024年先后推动3家A股上市公司脱困重生,有效维护了债权人及投资者权益。同时,持续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套路贷”、伪私募、不法贷款中介等违法行为,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
创新解纷机制 提升金融审判质量效率
江苏各级法院大力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探索形成“金融纠纷漏斗式化解六步法”“证券群体性纠纷立体化解集约解纷机制”等创新做法。南京中院设立“宁法挺您”证券融合法庭,打造证券纠纷化解“三把金钥匙”,相关机制获评投资者保护创新示范案例。
在典型案例部分,江苏省高院发布了涉及证券虚假陈述、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知识产权质押、票据追索、融资租赁等领域的9件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法院在保护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司法导向,为同类案件审理和市场行为规范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