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防爆电气设备、讲解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要求……近日,徐舍镇在某大米加工企业开展粮食加工企业“小切口”专项指导服务现场会,23家企业负责人全程观摩学习,执法人员与行业专家聚焦电气线路防爆改造、有限空间风险辨识、高处作业防护规范等关键环节,逐一排查隐患并给出整改方案。今年以来,全市61个“小切口”安全治理项目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35个“小切口”安全治理项目,推动安全治理向精准化、实效化转变。

  以“小切口”推进安全治理项目,关键是借“小支点”守护“大安全”。今年以来,我市紧盯安全生产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治理,由市安委办统筹住建、交通、文旅、卫健、交警、应急、城管、消防等部门,在全力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系统性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从各重点行业领域的个性化问题入手,实施61个“小切口”安全治理项目,全面覆盖特种设备、校园安全、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及动火、装卸、委外作业等高风险环节,通过“一问题一方案、一领域一举措”的靶向施策,推动安全治理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为了进一步展现治理措施精细实效,在开展治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针对具体风险隐患采取了“小而精”的治理措施。其中,针对竹木企业火灾风险,在易燃点位设置吨桶+增压泵简易灭火装置;针对高坠风险,在422家企业安装新型高处作业防护设施并逐步推广;针对涉水游览项目风险,推广安全评价机制,督促9家单位进行浮具稳性计算和抗风等级核定。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开展了经验推广现场示范,先后组织召开“纺织企业打包机光栅联锁报警系统应用”“桩机堆场安全提升”“推广简易升降机‘AI+安全联锁装置’”等19场现场观摩会,通过“立标打样”的现场教学,向全市同类型企业全面推广治理经验。“现场看实操、跟着学整改,比光听文件清楚多了!”今年6月,在太华镇一纺织企业内召开的打包机光栅联锁报警系统现场会上,某企业负责人边拍视频边感慨。

  随着“小切口”安全治理项目的推进,我市安全生产短板逐步补齐,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深化“小切口”治理思路,动态跟踪项目成效,结合陶瓷、环保、竹产业等特色产业安全需求,总结推广更多可复制、可落地的经验做法,以“微治理”推动“大安全”,进一步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