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真的太感谢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劝阻,后果不堪设想……”近日,辖区群众胡女士专程来到涟水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将印有“雷霆反诈 为民挽损”的锦旗送到反诈民警王承开手中,对民警及时劝阻为其挽损21万元表示深深地感谢。

原来,10月2日15时许,涟水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一条预警指令称:辖区内一名群众疑似遭遇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正在进行多笔大额现金提取。该中心值班民警王承开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全县银行系统对当日大额取现及异常交易行为开展全面排查。

通过对取现记录的精准筛查,民警发现某银行一名客户胡女士于当日两次分别提取10万元和8万元现金,随后在另一银行又取现3万元,都自称用于“彩礼”。这一情况迅速引起民警警觉:该金额与预警数据高度吻合,但结合胡女士的背景调查,民警判断其极可能正在遭遇投资理财诈骗。

情况紧急,晚一分钟拦截,群众的“钱袋子”就多一分危险。民警迅速开展信息研判,迅速锁定了胡女士的家庭住址,立即赶赴其住所开展见面劝阻。

17时57分,民警敲开胡女士家门。但面对突然上门的民警,胡女士表现得十分抵触,坚称自己正在进行一项“高回报、零风险”的保密理财项目,对方是正规公司的“业务员”,很快会上门为她办理手续。“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民警尝试用案例劝说,但胡女士根本听不进去。为确保资金安全,民警决定将其请到反诈中心继续劝阻。

18时10分,在反诈中心的调解室里,一场更为艰难的劝说开始了。“我们也想您赚钱,但更怕您被骗啊。”民警首先通过情感共鸣缓解当事人焦虑,以“我们遇到过很多类似案例”为切入点,逐步消解其对抗情绪;随后针对“投资理财需现金交易”“‘业务员’拒绝见面”等异常点进行层层剖析;最后现场演示诈骗分子常用的话术套路,将受害人正在经历的骗局与全县近期破获的典型案例进行比对展示,使其恍然大悟。

22时许,经过对胡女士近四个小时的“拉锯式”劝导,在民警入情入理、反复细致地劝说下,胡女士的态度逐渐从怀疑转向动摇,最终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确实遭遇了诈骗。“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承诺有翻倍的收益,而且要求现金交易,说这样更‘安全’……我现在想想真是后怕,要不是你们这么坚持,我这21万元血汗钱就真的打水漂了!”醒悟过来的胡女士心有余悸地向民警表达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周培雷 朱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