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裁中心职能优势,深化府院联动模式,建设“双层级”联合调解平台,推动形成多元协同共治“大格局”。
建设镇级联合调解平台。联合华士镇政府建立“江阴市华士镇劳动关系联合调处中心”,实现华士镇劳动争议纠纷的一站式受理与化解,在镇级层面落实劳动争议纠纷“防治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建设。联合华士镇政府建立完善“劳资调处专班例会”制度,设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镇长及法庭庭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以“一周一专报、一月一例会”为运行原则,统筹规范开展联调联动工作,特别是针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群体性劳争纠纷,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共同将重大群体性劳争纠纷吸附在网格、化解在基层,取得了强化源头治理、化纠纷于未诉的良好效果。
建设市级联合调解平台。联合市委政法委、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在市仲裁院挂牌成立“江阴市劳动关系联合调处中心”,联合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实现江阴市劳动争议纠纷的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在市级层面落实劳争纠纷“防治调裁审”全链式体系建设,打通劳动者维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打造“来江阴请放心·澄薪无忧”民生服务品牌。同时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各方商定正式建立5人以上群体性劳争纠纷联调机制,明确市仲裁院受理的5人以上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均由劳争调裁中心参与会商研究案情、指导案件事实调查和法律适用,并与各方一起开展调解工作,取得了强化协同共治、解矛盾于最优的突出效果。
在做深做实联动调解、提升共建共治效应的同时,江阴法院劳争调裁中心大力推进能动司法助力社会治理。通过在海澜集团等大型企业设立“职工维权岗”,强化涉职工权益纠纷的就地化解,同时联合企业工会,加大对企业用工管理、健全制度等方面的调研力度,帮助企业排摸风险隐患。通过与江阴市企业法治工作协会建立联动机制,以常态化开展专题讲座、沙龙座谈等方式,对江阴市骨干企业的人力资源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合规用工能力。通过发掘个案背后反映的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发挥司法建议预警功能,促进完善管理、堵塞漏洞,从源头有效压降劳争纠纷。(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