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当地时间10月1日举行的2025年欧盟绿色城市论坛上,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捧回一块“金字招牌”——“欧盟绿色转型奖”。这一奖项的获得,不仅是该区积极融入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体现,也标志着该区发展模式与实践成果获得国际层面的高度认可。
摘得这一国际奖项,背后的“绿色”密码是什么?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高新区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行走在这片沃土上,绿色低碳“因子”无处不在。2021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无锡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规划建设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2022年,无锡高新区创建成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实现无锡市“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3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累计获评国家绿色工厂13家,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3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2家,省级绿色工厂46家,绿色制造成绩走在全市前列。2025年5月,无锡市发展改革委公布全市零碳园区培育名单,无锡高新区以三家园区入选的成绩拔得头筹。无锡(国家)软件园五期、六期所有建筑均按照绿建三星标准建设,其中9号楼更是打造为全国首批、全市首个零碳建筑,并荣获“全球零碳城市方案创意奖铂金级奖”。
长三角首个“国字号”储能领域质检中心——国家高端储能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全国风电领域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南方基地、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资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英臻科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试点示范——极熵物联、全国充换电行业独角兽——新电途科技、高精技术集中检测认证高地——广电计量华东总部……聚焦光伏、氢能、储能、节能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核心领域,这里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和科研平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日益凸显,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全区绿色低碳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174家,年产值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
与此同时,全区从休闲、交通、办公等多个场景不断拓展绿色承载力。无锡交响音乐厅主厅建筑的东西两翼屋顶上,15877片龙鳞光伏板已全部铺设完成,据测算,这些龙鳞光伏板的光电转化率达17.5%,装机容量达到1240千瓦,可实现年均发电量12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79吨/年,二氧化碳减排1043吨/年。该区在全市投用首条“氢”便公交线路,配套建设了全市首座加氢站,首批5辆氢能源公交车上路。截至去年,5辆氢能源公交车在760公交主干线路上“跑”了107.7万公里,节省了34.5万升柴油,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622吨。
提升“含绿量”,催生“含金量”。无锡高新区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全区持续完善绿色发展体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高新实践”。(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