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涌,滋养文明的根脉;山陵巍峨,见证岁月的沧桑。南京,这座被誉为“天下文枢”的古都,曾在六朝烟水里漾开诗画风华,在中华文明的长卷中绘就熠熠生辉的篇章,而今又在时光流传中沉淀出新的韵味,它不仅是南北交会的地理枢纽,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熔炉。每一条街巷、每一处古迹、每一幕生活场景,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跃动着时代的脉搏。
由南京市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的“金陵新意——南京主题艺术展”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荟萃四方佳作:既有南京书画院及青年画院艺术家扎根本土的潜心创作,以专业笔触解析城市的文化肌理;也有特邀艺术家的探索与尝试,以多元视角激发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不乏金陵美术馆馆藏的南京主题作品,让典藏活化的艺术生命持续生辉;尤为动人的,是孩子们笔下的南京印象,以纯真视觉勾勒出城市的明媚轮廓。近百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多媒体互动影像等多种媒介,打破年龄与领域的边界,通过“古韵·城痕”“当代·城脉”“烟火·城音”“未来·城象”四大板块,串联起南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走进“古韵·城痕”,斑驳城墙于墨韵间重现,秦淮灯火映照六朝遗风,艺术家们以深厚的传统功底,让六朝风华、明都气象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能与观众对话的鲜活图景,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转入“当代·城脉”,南京的现代活力扑面而来:鸡鸣寺的内外古今、紫峰大厦在城市的发展中矗立、商业综合体中的艺术与时尚共融、乡村振兴田野中的美丽画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南京的建设成就,更传递出南京作为“创新名城”与“文学之都”的蓬勃朝气,让观众直观感受新时代的城市活力。
“烟火·城音”则聚焦城市中鲜活的人文温度:不仅有城南巷口早餐铺蒸腾的烟火气——鸭血粉丝汤的热气氤氲、牛肉锅贴的酥香诱人,也有非遗传承人指间的精巧技艺、玄武湖畔退休合唱团的悠扬歌声;更特别捕捉了南京城市赛场中激昂澎湃的瞬间——苏超联赛看台上球迷们的热烈欢呼、运动健儿的拼搏身影,生动传递出城市的活力与激情;夫子庙秦淮灯会中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每一件作品犹如一帧城市生活切片,传递出南京最质朴也最动人的市井情怀。而在“未来·城象”中,数字艺术与多媒体装置展开对明天的畅想:长江保护、南京新济州岛的生态画卷、人工智能产业的勃发、青年创客的奇思妙想在数字艺术与多媒体装置中得以呈现,更彰显了南京在时代浪潮中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城市风貌。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践行——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当代展现活力,向未来寄托希望。期待以“金陵新意”为契机,连接历史与当下,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魅力与创新精神,增进对南京的了解与认同。
金陵美术馆已敞开大门,诚邀各位漫步其间:于“古韵”触摸历史厚度,在“当代”感知城市脉动,借“烟火”体味人间温情,在“未来”憧憬无限可能。(苏玲宣)
展览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古韵·城痕
吴毅 《燕子矶头漫云天》 97cm×95cm
国画 2010年
朱道平 《钟阜胜境》 63cm×62cm
国画 2000年
刘春杰 《长江后浪》 98cm×185cm
国画 2024年
林聪文、尤荣喜 《仰之弥高》 180cm×97cm
国画 2021年
陈明月 《颐和路》 138cm×69cm
国画 2020年
当代·城脉
谭耀林 《金陵新韵》 220cm×200cm
国画 2020年
吴昱 《人生海海No.6》 180cm×200cm
油画 2025年
李强 《南京南站》 240cm×130cm
国画 2017年
刘泽群 《时空对话—南京》 240cm×200cm
国画 2020年
宗建成 《南钢9Ni》 120cm×150cm
油画 2022年
烟火·城音
李响 《苏超》 92cm×85cm
国画 2025年
卢竑宇 《食染金陵味》 35cm×660cm
国画 2025年
杨惟为 《加油》 180cm×97cm
国画 2025年
郭召方 《扬子江畔的竞逐》 180cm×96cm
国画 2025年
陈光曦、杨叶、李梦琦 《对视》 尺寸可变
互动影像 2019-2025年
韩非 《春梦》 98cm×44cm
国画 2021年
未来·城象
卢山 《六朝烟雨》 68cm×128cm
国画 2025年
王中宇 《E时代的江北新区》 210cm×160cm
国画 2024年
王峥昊 、徐明一、杨宇昊 《长江之韵》
影像 2024年
(指导教师:童芳、于西)
查靖锋、郑皖庭、薛佳颖 《长江生态驿站》
互动影像 2024年
(指导教师:童芳、于西)
赵怡文 《长江精灵》 105cm×138cm
国画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