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新落成的未来人才成长中心时,22岁的王雷正专注地盯着电脑,摸索着操作机械设计软件,坐在他身边的课程导师手把手地进行着指导。

  王雷来自苏州昆山,从园林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对口工作的他,将在这里接受为期半年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实训,随后由中心推荐就业。培训期间,他就居住在漫柏未来人才社区。“进一扇门,居住、培训、就业全解决,非常方便!”王雷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聚焦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集中建设了11万余套人才公寓,并实施人才公寓服务赋能行动,不断优化人才公寓运营管理,提升人才公寓服务内涵。把实训基地建在人才社区,链接就业服务,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大社区”,是我市在赋能人才公寓、创优人才生态方面的又一项重要探索。

  “目前,大部分人才公寓都开设了‘人才夜校’,课程丰富多样,内容相对零散,更侧重兴趣或简单技能的学习,在帮助青年人提升专业技能、拓展就业机会上还稍显不足。”漫柏未来人才社区负责人、漫柏集团总裁韩富贵告诉记者,“在人才社区建一个专业系统的实训基地,我们可以说是全省乃至全国率先作出的有益探索。”

  记者在该成长中心看到,首期投用的3500平方米场地中,除常规的理论学习教室,大部分的空间都提供给学员开展实操训练,电柜装调实训板、ABB六轴机械手、西门子系列PLC、CNC数控中心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成长中心创始人、常州阿普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穆亚琦介绍,培训聚焦实际岗位,设PLC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4类岗位课程,其中五成是项目实践课程,同时融入安全质量管理和市场销售课程。课程采用“双师制”教学,师资团队不仅包括高校学者,更有来自制造业龙头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专家,将前沿技术与实战经验带入课堂。

  谈及课程结业后的去向,王雷并不焦虑。他知道,成长中心与常州众多知名制造业企业签订了“人才订单”,只要专注学习、通过考核,他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目前,我们已经与40余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2026年10月前,要向他们交付350名技能人才。”穆亚琦说。

  “这样的培训模式对我们企业来说也很友好。”常州孟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就是“下单”的企业之一,企业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尹聚亮表示,“经过实训的技能人才上岗后,能更快投入工作,相当于帮助企业将招聘和培训的流程前置,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采访结束时,时间已近中午,王雷打算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的美食街里吃个午饭,然后回公寓休息一会儿,再继续下午的学习。从他的生活节奏里不难看到,人才公寓的功能延伸,为像他这样异地来常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唐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