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螃蟹上市的黄金时节。国庆、中秋“双节”前后,淮安市清江浦区和平镇范庄村东成养殖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养殖户杨东成忙着将肥美的螃蟹捕捞上岸,供应“双节”市场。

  

  走进东成养殖基地,水面波光粼粼,增氧机持续运转,激起层层水花。随着杨东成熟练地拉起长长的蟹笼,一只只体格饱满的大闸蟹随即被捕捞上岸。这些螃蟹经分拣、包装后,有的将在第一时间送到本地市场销售,有的通过冷链运输从基地直接发往全省各地。

  

  “俗话说‘九雌十雄’,而且今年闰六月,螃蟹相比往年膏黄体壮、肉质鲜甜。”养殖户杨东成介绍,尽管今年气温较高,但他提前投放了水草,为螃蟹蜕壳和生长营造了舒适环境,这几天出水的母蟹均达3两左右,130亩养殖塘口预计产量达5万斤,相比去年增长约15%。

  

  “你们看这水质,没有任何污染,水源都是来自二河,这就是我们能够养出高品质大闸蟹的关键所在。”踏上塘中小船,杨东成随手舀了一桶水展示。为保证螃蟹质量,基地采用了生态养殖的方式,注重投喂玉米、地瓜等自配饲料,后期不惜成本投喂鲜鱼鲜虾,既保证了甜度又保证了肥度。

  

  好水出好蟹,依托二河毗邻洪泽湖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域生态资源,螃蟹等水产养殖已成为该区域养殖业的“金字招牌”。每年螃蟹上市时节,基地个大爪长、蟹黄嫩滑的螃蟹总会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各地水产商来进货,还有不少本地商户都成了基地的“熟客”了。

  

  “‘双节’期间,每天来订购螃蟹的顾客络绎不绝,基地每天能销售近500斤的精品蟹。”杨东成说:“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蟹塘的养殖环境到捕捞、筛选、包装等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只精品蟹都能完美地呈现在顾客的餐桌上。”

  

  离开养殖基地,沿着二河东堤来到位于武墩二河大桥的二河鱼市临时疏导点,这里有几十家以经营大闸蟹、淡水鱼为主的摊位,各种规格的螃蟹销售最为火热。“我们家都是二河水养殖的螃蟹,精心挑选的好货。4两的公蟹50元一斤,3两的母蟹70元一斤,如果搭配着买,还可以便宜一些。”李师傅一边忙着绑螃蟹、装礼盒,一边向前来挑选的市民推荐着。

  “以前我也在网上买过一些标着大闸蟹的蟹卡、礼盒,价格不便宜,口感差强人意。听朋友说,二河这边养殖的都是精品蟹,到现场一看果然既新鲜又实惠。”从市区赶来的李女士说,今年“双节”有外地亲友来旅游,就奔着新鲜多买点螃蟹,让他们吃个尽兴。

  “‘双节’前三天,螃蟹的销量比平时增长了约20%,基本都被饭店等大客户买走了。”二河鱼市临时疏导点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二级农贸市场外,市区各大饭店、酒楼等老客户,也成为集中采购螃蟹的最大客户群体。

  据统计,二河沿岸螃蟹养殖面积超千亩,预计年产量达25万斤,产值超1000万元。如今,这千亩螃蟹集中上市,正源源不断地投放国庆、中秋消费市场,未来一段时间,鲜美肥嫩的螃蟹将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时令美味。(沈成耀 吴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