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聚光合・e路同行”实践团深入基层一线,针对残障人士、老年群体、青少年三大重点群体的数字需求,开展系列精准化、暖心化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为纽带,搭建起弱势群体融入智能时代的“桥梁”,相关行动获服务对象、社区及校方一致点赞。

  入户助残:数字关怀+生活帮扶,让残障家庭“智”享便利

  实践团分赴双烈村、三洼村、利民村及新丰东小区等城乡社区,开展残障家庭入户精准帮扶。志愿者不仅协助专业护理员完成残障人士健康数据监测,更手把手指导其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等数字设备,从“扫码支付”“在线挂号”等基础功能,到“防钓鱼链接”“个人信息保护”等网络安全知识,逐一耐心讲解;同时同步提供居家清洁、生活物资整理、陪伴聊天等暖心服务,既解决残障家庭“用数难”问题,又缓解其生活照料压力,切实增强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入感与幸福感,社区干部及服务家庭纷纷称赞“志愿行动既有技术温度,更有人情暖意”。  

 

  助老惠农:量身定制“数字方案”,帮乡村银发族跨越技术门槛

  在射阳县芯谷里现代农业基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基层服务点,实践团联合学院领导与地方政府开展专题助老行动。通过问卷调研、一对一访谈,志愿者精准掌握老年人“不会用智能设备”“怕遭网络诈骗”“担心操作复杂”等核心痛点,随即以“数字安全宣传大使”身份,开设“智能手机实操课堂”,从“视频通话”“线上缴水电费”等高频需求教起,同步开展反诈案例宣讲,揭露“虚假保健品推销”“仿冒亲友借钱”等常见网络骗局;针对不同老人的学习能力与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清单”,手把手陪练直至熟练操作,成功帮乡村银发族打破“技术恐惧”,顺畅享受智能服务便利。

  

  

  校园启蒙:“材智课堂”融科技与安全,点亮青少年数字未来

  实践团先后走进建军路小学、新区实验小学暑托班,打造“材智课堂,数字未来”主题系列活动。志愿者发挥材料专业优势,带领孩子们动手完成“纳米胶带创意电路”实验——用纳米胶带搭建简易电路,点亮LED灯,让抽象的材料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有趣;同时组织“网络安全主题团扇绘制”活动,引导孩子将“不透露家庭住址”“不点击陌生链接”等安全常识画进扇面,强化记忆;此外开设数字素养讲座,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讲解“防网络诈骗”“防手机沉迷”“保护个人隐私”等内容,既点燃青少年科技探索热情,又筑牢其数字安全“防火墙”,校方评价“活动将专业知识与成长需求完美结合,是一堂生动的‘科技+安全’实践课”。

  

  

  赋能残艺团:数字技术搭台,助残疾艺术家“直播圆梦”

  实践团还前往德爱大厦,为全部由残疾艺术家组成的中进德爱艺术团提供直播技术支援。志愿者发挥数字技术专长,全程参与直播筹备:协助调试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优化灯光布置,调试直播推流参数,实时监测弹幕互动并协助艺术家回应观众——从“零经验”到“顺畅开播”,志愿者用专业服务保障多场才艺演出顺利线上传播,不仅帮助残疾艺术家突破线下演出限制,更让他们在镜头前自信展现歌舞、乐器演奏等才艺,实现“数字赋能圆梦舞台”。不少艺术家感慨:“志愿者帮我们打通了和外界连接的‘数字通道’,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热爱与坚持。”

  “材聚光合・e路同行”实践团后续将持续聚焦数字弱势群体实际需求,深化“技术+服务+关怀”帮扶模式,开展更多精准化、常态化志愿服务,助力残障人士、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无障碍融入智能时代,共享数字中国发展红利。(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