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南京迎来招商引资“丰收季”。在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建邺高新区凭借腾讯江苏中心、神州千里科技总部、云基华海数据标注总部、城际云(江苏)科技以及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国家级创新试点项目等“吸睛无数”,展现出创新要素、产业资源对地方实力的充分认可。今年1-8月,这个被称为“南京曼哈顿”的青春园区,收获一众优质项目和企业“用脚投票”,投资热力值持续攀升。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细胞,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一直以来城市间比拼赶超的“争夺”对象。伴随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落地实施,各地支撑企业发展的土壤更加优渥,可供企业“用脚投票”的选择越来越多。全国招商引资从昔日以政策优惠为“杀手锏”,进入到了凭借生态“吸金”的阶段。

  建邺高新区作为江苏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发展高新技术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前沿阵地。2024年,建邺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近600亿元,数字经济广义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在赛迪顾问《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500强》中位列第36,居南京市榜首。2025年4月份,成功去筹获批省级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了超3000家企业,覆盖总部企业、国央企、科创企业等类型,吸引了华为、阿里、小米等全国头部重点企业。

  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副区长,建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袁婷说:“在塑造招商引资新优势中,建邺高新区坚持把做强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作为整体生态培育的基底,创新推动以‘小莫’为代表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建功立业、到此莫愁’的发展内涵,凝聚合力出实招、干实事,让‘近者悦、远者来’。”

  政府服务犹如阳光雨露,始终是企业立足长远发展要衡量的关键指标。企业踌躇满志进场时,常会担忧遇到“只承诺、不兑现”“招商时热情满满、落地后沟通不畅”的现象,最终导致发展受挫、甚至黯然离场。对地方政府而言,也会给好不容易打造的营商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招商不能一招了之,营商不能止于招商”,基于这一考虑,建邺区开始探索打造“小莫”机制,着力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精度。2020年,针对企业刚落地不熟悉情况、有需求不知道找谁的问题,建邺区给新引进的重点企业配备了首批32名小莫服务专员,企业诉求可以通过小莫一站式触达。2021年起,在经过实践检验小莫服务的质效后,建邺高新区出台小莫工作制度,进一步推动小莫服务制度化、专业化。

  从贴身助企解忧起步,到形成一支服务铁军,再到探出制度改革成果,“小莫”服务三连跳,如今已成为地方优质生态的一张“金招牌”,“有问题,找小莫”更在园区企业间达成了共识。与此同时,依托把招商引资与护企安商无缝对接,使“好口碑”得以在企业间相传、实现企企相邀,打开了建邺“新朋友逐链而来、老朋友重仓加码”的发展格局。

  以阿里为例,今年7月,该企业全国体量最大、业态最丰富的阿里中心——南京阿里中心正式开园,带动近60家优质企业入驻,自2017年落地建邺高新区以来,该企业在南京的合作项目规模累计超过600亿元,涉及电商、跨境、物流、本地生活服务、科技、新零售等领域。同样重仓建邺的小米,把华东总部落在了这里,定位为小米超级研发中心,是集团承载手机、汽车、互联网、中国区四大核心业务的区域性战略高地,目前已带动30余家生态链企业入驻。(吴琼、沈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