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荐千智电气加入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信息资源、拓展人脉与合作机遇;依托“西城·夜未央”特色街区组织创意集市,赋能行狐集团等拓宽销售渠道;协调载体资源为江苏林洋能源赋能业务场景……一位位小莫活跃在企业发展一线,贴身助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政府服务如何实现更深层次赋能,解决真问题、发挥真实效,成为提振企业信心的关键。建邺高新区企业服务部负责人王卉说:“企业发展千头万绪、不同企业提出的诉求千差万别,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政府服务在政策触达度、问题解决效率和提升企业获得感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小莫一方面与企业紧密联系,一方面链接各业务对口部门、掌握政策与专业服务知识,可以在促进服务提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真情实意做加法,换企业无忧无虑谋发展

  建邺高新区推广小莫服务,既注重兜底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也注重发掘普遍性问题、提交整体解决方案。半年前,小米启动汽车交付中心建设工作,前期因选址条件高、不了解申办流程等,曾一度遇到多个堵点,服务该企业的专职小莫冯炀睿掌握情况后全程陪跑,从配合企业完善选址方案到协调多部门联合解决场地交付问题等,坚持冲在企业前方“多走一步”,最终助力小米汽车交付中心落定满意场所,并在今年6月顺利拿到施工许可证。

  与此同时,小莫们在服务企业中挖掘的普遍性问题,一个接一个得到了“制度化”解决。比如,有的小莫发现,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在申报高企、科技人才等政策时,往往因自认为条件不够又要投入成本而积极性不高,园区获得该信息后积极讨论对策,进一步强化送政策上门工作,主动提醒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并减免申报费用、减轻企业负担。有的小莫发现,在园区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常常苦于工作日无人带娃,为此,建邺高新区创新推出“0-3岁婴幼儿托育”“四点半课堂”暑期托管服务,直达痛点化解青年“后顾之忧”。

  一棵树上发芽,形式多创新增强企业获得感

  小莫机制聚焦“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持续深耕保障企业“到此莫愁”的沃土,近年来,通过不断丰富服务维度、创新服务手段和特色项目,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打造政企、企企“互信互助、和谐圆融”的氛围,全面探索“以企业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咖啡“无限续杯”,服务“不设边界”。9月10日,建邺高新区组织“莫莫”下午茶专场活动,针对破解企业在业务风控特定场景下的难题,整合园区审计大模型企业审元科技和法律大模型企业中舟数联进行“把脉开方”,活动现场还从“解答会”变成了“对接会”,与会企业纷纷围绕业务合作展开探讨。作为建邺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政企交流平台,“莫莫下午茶”已累计举办30余场,主题覆盖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物流、数字文娱等细分产业赛道。除了关注服务硬发展,小莫也突出满足企业软需求,围绕交友莫愁、运动莫愁、休闲莫愁等,打造推出系列具有吸引力、粘合度的活动品牌,创造宜业亦宜居的生态环境。

  责任落实到人,拔除“软钉子”、历练“成长型”队伍

  “小莫给我们的最大感受就是认真负责,对任何诉求都能够及时反馈,企业遇到问题找一个人就行了,不用再多方‘敲门’。”南京康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周常玲说。下绣花功夫服务企业重在穿针引线的人。基层工作人员在前哨站岗,如责任担当意识不足,往往会漠视企业诉求,出现工作推诿、“脸好看、事不办”或简单机械地“照章办事”等情况,让企业有委屈说不出,长此以往,消磨企业对政府的信任。

  有了小莫便是责任到人,“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是建邺高新区对小莫们守好企业“责任田”的基本要求。走进园区,每一栋楼宇都张贴了小莫公示牌,根据公示信息,企业可以随时联系小莫提诉求,一些高频事项通过小莫联动楼宇物业打造的服务网,可以在“15 分钟”内得到响应和解决。一些复杂、个性化的需求,小莫会组织内外部资源联动解决,并按规定及时反馈处置情况和结果,确保“有求必应”。此外,小莫还会定期走访企业,上门搜集诉求和解决问题。

  “在服务中,我们对企业面对的压力和挑战有了更多理解,与企业联系也更加紧密,愿意去主动担当、为企业分忧。”王梓作为建邺高新区党政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兼任园区科技加速器3栋的小莫专员,他说,依托小莫服务,个人在人际沟通、资源整合、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也有更多机会接触本职工作外的知识,比如招商、统计、投资、科技等各条口的业务,可以伴随企业发展一起成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31日,建邺高新区依托小莫机制,共走访企业1163家,收集并办理企业诉求44条。与此同时,还挖掘到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线索169条,其中已落地15条。(吴琼、沈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