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硕放机场改扩建迎来关键节点
飞行区工程(第一批)通过竣工验收,整体工程预计年内完工
无锡硕放机场改扩建工程传来消息:改扩建项目飞行区工程(第一批)通过竣工验收。与此同时,货运区工程量已完成86%,进入收尾阶段。整体工程预计今年内全面完工。
24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只见不远处新建的塔台已封顶,与老塔台遥相呼应。“新塔台将为未来机场运营提供更高效的指挥保障。”无锡苏南航港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江苏省重点工程项目,无锡硕放机场改扩建工程位于新吴区华友中路以西、新宅路以北区域,紧邻现有机场跑道东侧。项目交通区位优势显著,衔接沪宁高速、312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是机场落实国家长三角发展战略和江苏省综合枢纽布局规划的重要举措。
本次建设内容重点围绕两大板块:一是在现有跑道东侧新建飞行区,包含联络道、平行滑行道及24个停机位;二是货运区建设,涵盖国际国内货库、塔台航管楼、联检综合楼等配套设施。
“项目投用后,机场将正式形成‘西客东货’的运营格局,实现‘客货分流’的高效管理。”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用后,将大幅提升机场客货资源配置效率,满足2030年货邮吞吐量50万吨发展目标和航空业务量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机场容量和保障能力。
走进货运区建设现场,泵车轰鸣,混凝土正源源不断地被灌入地坪中,作业繁忙而有序。抬头望去,一排排“钢铁骨架”已然成型——这是项目采用的门式钢结构体系。“这类结构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相关负责人解释,单跨钢梁最大跨度达40米,对构件分段定位精度有极高要求。为攻克这一难题,无锡硕放机场引入Tekla等数字化软件,精准测算关键数据,提前预判施工难点,以数字化赋能钢梁架设。
机场作为能耗“大户”,低碳节能是此次改扩建的重要考量。市机场集团与市能源集团紧密合作,在东部货运区打造了全省首个应用于机场场景的智能微电网项目,能够有效实现该区域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及能量调度的自动优化控制。“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发出绿电56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余吨。”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在构建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V2G充电、光储直柔等示范性项目,为机场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交能融合发展路径。
下一步,无锡硕放机场将加大力度推进货运区及配套区剩余工程量施工,为年底项目全面完工夯实基础。(徐兢辉 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