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滨开区财政局坚定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增收”与“节支”两大核心任务。在确保区域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激活财政动能,以严谨扎实的作风严格管理政府“钱袋子”,切实将有限财力投向急需领域,用财政担当奏响地方发展的“奋进曲”。
培育税源经济,激活经济“源头活水”。将税源建设视为增收的“第一引擎”,深化综合治税,精准把握区域经济动态。充分发挥“金融暖企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深入企业调研,精准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减轻税负、盘活资金。今年以来,累计退税减税约2亿元,支持企业“轻装上阵”扩大生产。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为新入驻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咨询与指导,简化办理流程,确保企业安心扎根。在政策激励与服务保障的双重助力下,众多企业茁壮成长,成为稳定的税源,为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注入不竭动力。
盘活国有资产,唤醒沉睡的“区域宝藏”。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今年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成立“国有资产盘活攻坚小组”,由党员干部牵头负责,深挖国有资产潜力,使“沉睡资源”转化为“增收活水”。针对辖区内的闲置厂房、安置余房、办公楼等资产,启动资产盘活行动,科学制订盘活计划,逐栋逐处摸清资产的位置、面积及现状,全力推动国有资产变现增值。通过整体转让、部分出租等多种方式,引入适配企业入驻,将闲置空间改造为生产车间,使原本“沉睡”的国有资产得以“唤醒”,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压减预算支出,紧锁财政“节水阀门”。以党员干部的严实作风引领全员厉行节约,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精准用在“刀刃上”。在预算编制中强化“党建+预算管理”模式,由党员干部率先推行零基预算理念,打破“基数+增长”的支出固化格局。对所有预算项目进行全面审核评估,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分档编制,坚决剔除非必要、非刚性支出。
下一步,滨开区财政局将持续优化增收节支举措,既当好“增收的排头兵”,又做好“节支的铁管家”,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让财政“金算盘”奏响更多惠民“幸福曲”。(梅金慧 查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