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通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验收结果,金湖县顺利通过试点验收。此次验收,全国通过的有31家,全省有4家,金湖县是苏北唯一一家。

  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是基层巩固舆论宣传阵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社会治理方式、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金湖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21年,在前期投入约3.12亿元建设“智慧金湖”“城市大脑”等工程的基础上,整合13个子项目,在银涂镇开展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试点,2022年,全县所有镇(街)全面完成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金湖的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广电局和淮安市文广旅游局的关注和支持,2022年在省政府召开的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先后承办了全省、全市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观摩交流活动,该项目被省广电局、省工信局评为“省智慧广电示范项目”。2023年8月,该县获批国家试点后,在省广电局的指导下,淮安市委宣传部、金湖县委、淮安市文广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基层调研、到国家局请教,研究制订工作思路,提出“努力完成试点任务、争取创建全国示范县”的总体目标,该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推进试点工作。

  在实践中,该县逐步形成县政府统筹部署、县文广旅游局牵头组织、县镇财政关心支持、镇(街)担当主角、县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江苏有线金湖分公司全力保障的“六方共管”推进机制。

  为保障平台内容的及时更新,金湖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了“一所四站”工作机制,即以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统领,下设综管站、融媒站、文化站、广电服务站,综管站由镇(街)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同志组成,正常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日常工作,统筹镇(街)各项活动,负责上线信息审核及上传;融媒站由县融媒体中心对接镇(街)的记者组成,负责对镇(街)提供的素材进行梳理,实地拍摄;文化站由镇(街)社会事业办负责文化工作的同志组成,组织各类文旅活动,包括活动预告、直播、回放等;广电服务站为江苏有线金湖分公司镇(街)服务站人员组成,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撑、日常维护,同时对内容进行适度补充。“一所四站”是在保持原有机构设置与编制规模下的一种工作机制,是将原本分散在各个层面的宣传思想文化力量有机整合的措施,开展国家试点以来,为推动“一所四站”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县委深改委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保障建设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项目相衔接,整合宣传思想文化力量,统筹推进镇(街)线上线下活动,充实“水韵湖城”及“一镇一品”平台内容。

  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为守好广电宣传阵地,该县探索施行了“村企合作”模式。由金湖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广旅游局组织、各镇(街)和江苏有线金湖分公司主导,由镇(街)、村协助江苏有线金湖分公司开展“安居工程”“特殊群体帮扶工程”“扶持村集体经济”等,以此巩固和拓展用户;2024年3月至5月,该县逐镇街动员推广,江苏有线镇街广电服务站先后与133个村(居)签订试点建设合作协议,加强合作。各镇(街)先后制定下发了《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减负工作要求,及时优化调整,推动试点工作。在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县坚持巩固“党建引领”阵地、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先后设计安排了六大类32个子栏目。试点以来,立足“一老一小”,结合“两个整治”,线上重新设计专属门户,界面更简洁、明快。以满足乡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融媒体中心宣传共享渠道,融网合一;展示身边好人、喜事,传播正能量,开设“益农信息”“养身健体”“在线教育”等栏目,方便群众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紧跟时代变迁。在社会治理方面开设阳光村务、平安乡村、应急广播等栏目,2024年9月在台风贝碧嘉到来前,通过应急广播对环湖村居进行了定向发布,使湖区作业群众及时回港避险。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把智慧旅游融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主动对接电商平台,将金湖本地产品通过电视直播形式进行销售,助力经济发展。

  探索建立“数据建模”分析机制,建立内容更新和栏目访问量数据分析模型,准确掌握栏目关注度与点击率,为落实内容更新责任、栏目调整、“一镇一品”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已经完成“一镇一品”改版,改版后各镇(街)累计更新内容1.5万余条。进行平台系统国产化升级,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加强安全播出审查管理,保障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长效运行。保障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淮安市文广旅游局还对该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给予了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金湖县文广旅游局认真把好支付关,确保了整个试点工程有序推进。(唐啸天、陈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