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企业家朋友,海门高新区正以‘产业尖兵’之姿拥抱未来…… ”在海门高新区年轻干部招商推介练兵比武活动上,90后年轻干部激情昂扬描绘新区发展蓝图。今年以来,海门高新区聚焦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切实健全经济型干部的储备、培养和激励工作机制,把干部优势转化为最直接、最强劲的生产力。
拓宽渠道,强化经济干部梯队建设
优化干部储备。结合省级高新区创建、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招录、转任等方式,加大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干部吸纳。今年以来,共引进优秀干部11名,为经济攻坚一线注入“智力引擎”。优化人岗配置。将精锐干部队伍充实到招商、项目一线,组建了生命健康产业链招商、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招商、文创招商等3个专业化招商团队。制定“扫楼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提高外出招商频率,提升招商精准度与落地转化率。优化干事氛围。强化制度刚性执行,推动形成令行禁止、规范高效的工作秩序。推行“园区驻地办公”模式,实现企业服务“零距离”、企业诉求“快响应”。通过条线联合办公、干部轮岗交流等方式,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干部跨领域深度融合。
锤炼本领,提升产业服务实战能力
亲商惠企筑共识。构建“领导包联+专班跟进+动态反馈”三级服务机制,精准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依托新兴领域青年党员联合主题党日、“东布洲之约”员工活动日、“青年夜校”等党群活动载体,拉进新区各条线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干部更加了解企业,主动服务企业。赋能提效增本领。邀请名师专家讲授数字经济、半导体产业发展等专业课程,采取课程辅导、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方式开展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助推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立足全员招商、全域招商,举办90后年轻干部“推介海门高新区”活动,通过不同角度展现新区产业特色、发展前景、优势资源等,当好新区的“代言人”。一线淬火炼真功。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一线平台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安排40余名熟悉经济政策和企业情况的干部担任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常态化挂钩企业,促进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练就服务产业发展的真功夫。
明晰导向,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
鲜明导向树标杆。注重从项目建设、改革创新、招商引资等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绩效奖金分配上予以倾斜,促进干部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将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列入选拔任用“负面清单”,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暖心纾困强后盾。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经常性关心招商、项目等经济工作条线干部生活近况,及时协调解决干部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消除招商人员后顾之忧,为招商干部提供坚强后方保障。广泛宣传干部投身经济工作敢为善为事迹,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各领域干部见贤思齐、勇当先锋。精准考核激活力。探索全员招商工作机制,考准考实招商实绩,将提供有效项目投资信息、转化重点在谈项目等,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陈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