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宜兴分行聚焦老年群体高频服务场景与急难愁盼问题,依托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和扎实的基层服务能力,持续优化适老服务流程、丰富养老金融内涵,以一个个暖心举措、一次次贴心服务,扎实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助力银发群体安享幸福晚年。
走进农行宜兴分行的任意网点,适老关怀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便已彰显。网点大门采用平开设计,开启时空间宽敞无阻碍,运行机制稳定,能有效避免夹伤、碰伤,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从容进出。
入口处的无障碍坡道坡度平缓,搭配坚固的不锈钢扶手,彻底解决了老年人上下台阶的困扰,为轮椅、助行器通行提供便利。步入网点内部,更能感受到细节处的贴心:每个业务办理柜台都备有不同度数的老花镜和放大镜,帮助老年人清晰查看资料、填写单据。
网点多个区域显眼位置设置着红色求助呼叫按钮,老年人遇紧急情况可一键呼叫,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响应。卫生间内的橙色扶手坚固耐用,能辅助老年人起身、保持平衡,大幅降低摔倒风险。网点还贴心配备了急救药品箱与装钞袋,前者可在老年人突发不适时提供初步医疗处理,后者则方便老年人存放取款,避免现金不慎丢失。
这些设施从通行、业务办理、应急保障等多维度出发,为老年客户打造了温暖便捷的服务环境,除此以外,宜兴分行的适老服务更延伸到每一次具体的业务办理中。
绿色通道“优先办”
近日,农行城中支行发生了一幕温馨的场景。一位84岁的老人因听力不便、步履蹒跚地走进网点办理取款。农行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老人行动缓慢,立即为其开启“银发绿色通道”。大堂经理热情地走到老人身边,耐心确认取款金额并帮助办理相关手续。整个过程中,保安师傅为老人递上温水,工作人员全程陪伴,确保老人没有一丝等待。这一举动不仅是对金融服务的专业体现,更是对老年群体真心的关爱。正是这份贴心与耐心,让老人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暖。
上门服务“解民忧”
除了网点内的贴心服务,农行还将关爱延伸至客户家中。近日,酷热的夏季清晨,农行新建支行的内勤行长遇到了一个急需帮助的老人。老人因腿脚不便且银行卡密码锁定,无法亲自到网点办理业务。面对这样的困难,她主动提出提供上门服务。在10分钟内,网点工作人员便赶到老人家中,耐心帮助他完成身份核验与密码重置。此时,炎热的夏日与老人家的困境都化为员工们的使命与责任。老人感动地表示:“农行的服务真是贴心!这么热的天还专门跑一趟,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种真诚的服务,不仅温暖了老人,更诠释了农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多方联动“寻失物”
近日,农行杨巷支行遇到了一位焦急的老客户王阿婆。她在杨巷支行取款后准备离开时,发现自己刚取出的2万元现金不见了。工作人员发现情况后,迅速调取监控录像,经过一番调查,发现钱被遗落在了隔壁农商行的柜台。通过紧密快速协调,工作人员将钱找回并成功送还给阿婆。王阿婆感动地说:“要不是你们帮着查找联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次细心的协助,不仅帮助老人找回了丢失的积蓄,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农业银行为客户考虑的温情服务。
细致入微“守权益”
在日常服务中,专业与温度也同样展现。在农行新建支行,一位八旬老人因担心孙子知晓密码欲换卡,大堂人员意识到即将是社保发薪时间,建议其先行修改密码、暂不换卡,老人欣然接受。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耐心引导、动作轻柔,高效完成业务后,还搀扶老人至车边,并提醒家属可代办业务,老人及家属连声道谢:“你们服务真周到!”
中国农业银行宜兴分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服务老年客户作为践行社会责任、做优金融服务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持续优化网点适老设施、深化智慧养老场景建设、强化金融知识宣传,为广大银发群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温暖的金融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中国式现代化养老事业贡献农行力量。(邵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