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送单时想喝口热水、充个电都难,现在有了‘暖新驿站’,累了能歇脚,渴了有热水,心里特别暖!”外卖骑手王师傅指着手机里的“红暖骑手地图”,脸上满是笑容。今年以来,连云区市场局外卖配送党支部以“红暖骑手”品牌创建为抓手,通过理论武装、组织关爱、联合赋能、融入治理等举措,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服务精准、治理有效”的新就业群体服务治理新格局,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共建共享的“参与者”和幸福成果的“受益者”。

  理论学习不止步,思想引领聚合力。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分散、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党支部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模式,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线上开设“线上讲堂”,邀请老干部、行业专家围绕政策法规解读等内容授课,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精准推送,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课程10余期,覆盖超2000人次,骑手可利用配送间隙“随时学、随地学”。线下开展“微党课”进商圈、进驿站活动,党员干部与支部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用“小切口”解读“大政策”、用“身边事”讲述“大道理”。嘉瑞宝商圈支部书记曾以“新业态中的党员担当”为题,结合本地新就业群体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真实案例,为30余名骑手授课,引发热烈讨论。党支部还组织党员骑手畅心谈活动,大家围绕配送难题、工作故事与生活家常交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归属感与使命感。

  贴心服务送温暖,保障支撑解难题。考虑到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保障需求多元,党支部整合多方资源,推出精准化、个性化关爱服务。硬件设施方面,持续推进“暖新驿站”扩容升级,今年新增10处驿站,覆盖三大商圈和7个社区,集休息、饮水、充电功能于一体;检查更新中华路50家“小蜜蜂药箱”服务点,配备急救药品与常用药,提供应急医疗保障;同步绘制成“红暖骑手地图”,整合驿站、骑手食堂、折扣店等服务点位信息,方便新就业群体便捷获取资源。生活服务上,推出“四季关爱”行动与专属权益套餐:春季联合医疗机构为200余名骑手免费体检;夏季联合工会举办“子女关爱夏令营”,开展医药协会赠书送清凉等活动;秋季联合商圈爱心商户推出餐饮、购物、维修领域专属折扣,覆盖30余家商户;在商圈打造的3家“骑手食堂”,推出营养均衡、价格优惠的“专属套餐”,日均服务骑手超150人次,切实解决“吃饭难、吃饭贵”问题。

  联合赋能强技能,示范引领促成长。为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技能、拓宽发展空间,党支部以“三联三促”行动搭建赋能平台。联合交管部门开展“交规培训”,通过案例讲解提升骑手交通安全意识与规范行驶能力,累计培训300余人次;联合人社局开展“技能培训”,围绕配送效率、客户沟通、应急处理等内容,邀请资深从业者分享经验,已举办3期、覆盖200余人;联合妇联开展“妇联关爱”活动,为女性新就业群体提供心理疏导、权益维护服务。同时,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带头提升技能、优化服务;建立新就业群体人才库,推荐优秀成员参与行业评选、技能竞赛。今年以来,10名“红暖旗手”获评“行业服务标兵”,3人通过技能提升实现职业转型,真正实现“赋能一人、带动一片”。

  融入治理显担当,基层建设添活力。依托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联系广泛”的优势,党支部积极引导“红暖旗手”融入基层治理,化身市场监管“四大员”——电梯巡检员、食品宣传员、证照监督员、信息播报员。骑手们在取餐、等餐间隙“取中拍、等中看”,发现问题及时线上反馈,截至目前已累计反馈电梯安全隐患30处、食品经营不规范问题12个,协助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成为市场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此外,通过“连新议事”机制,“红暖旗手”代表与社区定期座谈,积极参与反诈宣传、关爱老弱、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其中反诈宣传覆盖居民超1000人次,累计反馈道路破损、设施维护等问题10余条,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

  下一步,支部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着力加强两个功能建设,持续深化“红暖骑手”品牌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拓展治理渠道,让新就业群体更有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新活力。(高尚 殷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