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水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顾庄村的鑫相印葡萄园里,一串串颗粒饱满、果香四溢的“阳光玫瑰”挂满枝头,以“甜而不腻”的15度糖份的独特口感吸引着八方食客。
走进葡萄园,翠绿的藤蔓间,纺锤形的“阳光玫瑰”果串排列整齐,果粒紧密饱满,剥开薄如蝉翼的果皮,晶莹的果肉散发着淡淡清香。
作为一位深耕葡萄种植多年的“新农人”,薛玉不仅让自家百亩果园迎来丰收,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我们的葡萄甜度严格控制在15个糖度左右,不像市面上有些品种甜度过高,吃多了容易腻。” 薛玉一边指导工人采摘,一边介绍,“这个甜度是经过多年摸索确定的,既保留了‘阳光玫瑰’的果香,又符合更多人对‘清爽口感’的需求,双节前后正是口感最佳的时候。”
能种出这般优质的葡萄,离不开薛玉独特的种植“秘诀”。不同于盲目追求规模的种植户,她始终坚持“精耕细作”:根据淮阴当地的土壤酸碱度和气候特点,定制专属水肥方案;在修剪环节,严格把控每根藤蔓的挂果量,确保养分集中供给;嫁接时优选抗病性强的砧木,减少农药使用。“种葡萄不能‘跟风来’,得跟着土地和气候走。”薛玉说,正是这份“不贪大、只求精”的坚持,让她的百亩果园不仅产量稳定,更凭借“串形适中、风味绝佳”的特点,常年占据高端市场,今年产值已突破120万元。
更难得的是,薛玉从不将技术“藏私”。她牵头成立“田间学校”,把剪枝、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无偿传授给周边农户。“以前种葡萄总凭经验,产量忽高忽低。跟着薛老师学了技术后,我家10多亩葡萄每年能多赚好几万!”工人顾同林笑着说,如今村里已有不少农户跟着薛玉种葡萄,总种植面积达2000亩,大家都靠这“甜蜜产业”鼓起了腰包。
眼下双节临近,淮高鑫相印葡萄园的“阳光玫瑰”正大量成熟,薛玉说,节日期间将开放采摘园,迎接市民游客前来体验。“双节带着家人来果园,既能亲手摘最新鲜的葡萄,又能感受田园风光,特别惬意。去年我们国庆我们就来这里采葡萄,特别好吃,今年还准备和亲戚朋友来采。”刚体验完采摘的市民王女士说。(杜飞 李堃 张宸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