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辖区横山桥镇金丰村创新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村民自纠榜”机制,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金丰村曾经面临环境整治村民参与度不高、整治效果难维持等共性难题。今年4月以来,该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建立“自纠榜”制度,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堆物清理、绿化维护等纳入评价体系,设立“找茬榜”“整改榜”“光荣榜”三个板块,通过公众号定期公示环境问题及整改情况,并纳入文明积分管理。

  该机制聚焦路边、村边、田边、水边“四边”区域,细化多项治理标准,引导村民主动排查、自觉整改。村民可通过手机拍摄上传问题照片,村委会及时响应并公示整改方案,形成“发现-反馈-整改-公示”的闭环管理。每季度对积分靠前的村民和小组予以表扬,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金丰村已发布5期“自纠榜”,累计整改80处环境问题,解决了一批环境顽疾。如今村庄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庭院绿意盎然,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通过‘自纠榜’机制,村民真正成为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参与者、践行者和监督者。”金丰村党总支书记金文华表示,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更提升了治理效能,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自纠榜”机制的背后是常州经开区对乡村治理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实践。从房前屋后的“小切口”入手,撬动人居环境“大整治”,更激活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大热情”。(丁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