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把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两新两智”主导产业之一,遵循“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跨界融合”发展思路,推动链式集聚、破局起势、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差异布局做大“基本盘”
步入位于溧水经开区的南京星银药业新基地项目现场,医用产品生产基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中药产业化基地已于近日开工。“这个项目入选今年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希望带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南京星银药业集团负责人黄杰说。该集团于2004年在溧水成立,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近10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延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南京星银药业成长之路正是溧水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在医疗器械、疾病预防、养老康复等领域,溧水已集聚恒生制药、药大制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其中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家。
围绕全链发展目标,溧水积极制定发展规划、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各板块主动找准“锻长板”路径,以差异化定位培育自身比较优势:溧水高新区聚焦消费医疗方向,以基金反哺产业,打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园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平台;南京国家农高区聚焦绿色健康产业,重点构建以绿色健康食品加工为主体,健康运动器械、动物饲料添加剂为支撑的健康产业体系;溧水经开区聚焦生物医药领域,依托星银药业、赛佳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招引生物药、中医药等领域产业项目……
“溧水将加强前瞻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集群思维厚植产业优势,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溧水科技局高新科负责人路晓伟说。
科创驱动拉动“含新量”
去年底,溧水高新区与徐庄高新区结成“伙伴园区”,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互补、资源要素对流、创新技术共享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推动实现“研发在主城、制造在郊区”跨区域联动。
“我们希望能够依托徐庄高新区科研院所优质资源以及创新药领域龙头企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落户溧水。通过共建生命健康产业合作园,联合培育医疗创新应用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溧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磊说。
除嫁接外部资源提升源头创新力外,溧水还积极布局一批高能级科创载体。
“外貌”与普通护理床无异,但通过手机就可远程为老人提供坐起、翻身、按摩服务,还能远程问诊、视频亲情通话……南京浙溧智能制造研究院研发的远程智能护理床让护理更高效便捷。“这款护理床采用非接触式无感监测,可实时掌握使用者呼吸心率与离床信息,形成精准用户健康画像。”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南京浙溧智能制造研究院是2020年落户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日本高知工科大学先进机器人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微纳技术与精密工程研究所,已研发出远程护理系统、上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等一批以“高端康养”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共拥有授权专利23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
据溧水科技局介绍,以成果工程化、市场化为导向,溧水已建成江苏省多糖铁复合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多肽与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载体17个,助力补齐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创新链环节。
跨界融合提升“内生力”
随着一声清脆的指示灯提示音响起,所有药品货架纷纷亮起数字,工人随即前去拣货。这是位于溧水晶桥镇江苏壹号畅达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内的一幕。“这套智能化药品分拣系统让拣货效率提升超30%。”公司工作人员说,“目前,企业月出货量约达3万单,今年产值预计达3.5亿元。”
晶桥镇作为溧水健康产业核心区域,近年依托综合交通网、低成本运输等优势,围绕医药及医疗器械打造物流服务集聚中心,努力为南京及周边医药生产基地构建一座专业化物流服务平台。目前,晶桥镇现代医药及医疗器械物流服务产业年产值规模超20亿元,地方经济贡献超6000万元。

不仅是医药物流。永阳街道凉篷下村依托溧水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优越的生态环境禀赋,打造了集中药理疗、花果采摘、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村,营造“生态、生产、生活、生命”四生融合休闲文旅空间;溧水区运动与健康促进平台系统整合区、镇(街道)、社区三级体育与医疗卫生资源,构建起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体系;动物营养添加剂领域全球领军企业蓝星安迪苏股份有限公司在溧水打造的饲料添加剂特种产品生产工厂,全面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3.7万吨……
在溧水,随着生命健康产业外延不断拓展,文旅休闲、体育运动、动物医学等业态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肖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