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开展“嵌入式、沉浸式、伴随式、跟踪式”联合监督模式,推动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民生监督同向发力、精准精细,有效推动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让“自然为民”成色更足,让“清风自然”形象更佳。

  突出政治监督。通过参加或列席党委会、局务会等重要活动,及时研判政治生态,定期开展廉情分析,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到位。2024年以来,成立联合巡查组对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属单位党组织开展全覆盖内部巡查和审计,聚焦党的建设、廉政建设、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把脉问诊”和“政治体检”,针对隐患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36条,全部督促整改到位,有效避免了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规范日常监督。紧盯“关键少数”,以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约谈提醒等方式,聚焦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矿、生态保护修复、执法监督等重点领域,突出重点业务、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项目建设、招投标、审批管理、人事管事、财务管理等“三重一大”方面加强廉政风险管控,推动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86条,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各类廉政风险查得出、管得好、防得住。

  做精专项监督。联合开展要素保障、耕地保护、闲置土地处置、自然资源执法监管、低效用地整治等专项监督,推动整改问题7项,建立完善制度36项,联动监督的穿透力推动力不断增强。2024年全市盘活利用存量土地8.53万亩,新编制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储备方案25个,完成工业用地储备1.2万亩,新上工业项目用地成本平均节约70万元/亩,实现了空间潜力更足、产业用地更多、用地效率更高、要素保障更强、综合治理更优。今年以来保障省市(县、区)重大项目518个,总用地面积约13.49万亩,获批成片开发方案2.93万亩,征收土地近4000亩,供应工业用地5973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机制日益完善。

  强化民生监督。积极发挥“贴身监督”的优势,联动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等工作,推动开展“为发展担当实干、为群众排忧解难”主题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形成全市公墓“一张图”数据库,对17宗墓地实行“一案一策”规范管理。744个应编行政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证2.6万余套,实施国家山水工程6个,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2.07万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23个,新建盱眙县都梁公园森林步道1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蔡大成 蒋晓媛)